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靠什么领跑
TUhjnbcbe - 2023/5/7 21:31:00

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比较集中的省份,山东的医药类大学数量也很多,早先曾有青岛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并称齐鲁“医学五院”。

后来,青岛医学院并入青岛大学,泰山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剩下的三家也都开始着手改名大学的工作,其中潍坊和滨州的更名意愿最强,实力也相对更为突出。

当年的齐鲁五院中,为什么泰山医学院抢先注册了“山一大”的标识呢?毕竟,当初的滨州、潍坊实力并不落后于泰山,可却眼巴巴地看着泰安先拔头筹,且进军了省会城市,学校建设规模、社会影响力逐年扩大。

这里面有个创新理念的问题,也有个外界加力的巧合,因为泰安地域与省会济南距离很近,泰山医学院选择与山东医学科学院联合,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更名局面。

泰山医学院底蕴深厚。这所大学曾经也是冠以“山东”的医学院,其源于医院医校,年更名为齐鲁大学医学院,年改为山东医学院,年建立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年更名泰山医学院。

其余四家医学院中,滨州医学院与青岛渊源很深,所以这家大学一直想办法迁址回归。其前身是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年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年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北镇,年改称北镇医学院,年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潍坊和济宁医学院,都源于当地早期的医士学校,两家医学院都在年开始本科教育,其中潍坊医学院年成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济宁医学院则长期为专科学校,年学校升格为济宁医学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旗舰特色明显。为优化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年2月,山东整合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院、医院等资源,组建第一医科大学,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简称“山一大”,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

现在的山一大,定位为“筑造高峰、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深化融合”,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成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

跻身一流学科,必须形成医学品牌。纵观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都把精准选择学科突破口,作为兴校强校步入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选择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为突破口,打造全球顶尖学科,成功跻身一流大学行列。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哈佛大学的生命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药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等亦是如此。

山一大科教融合,首先带来的是临床医疗资源雄厚。现有两院院士4人、海外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级人选和专家等六十余人,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临床医学专业是山一大传统优势专业,历经老一辈山医人和几代泰医人精心打造,现有12医院、20医院。现在的山一大有7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跻身一流学科,必须筑就医学高地。一个高峰学科撑不起一所一流大学,且目前山一大临床医学,仅是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与国内知名医学高校相比,尚未形成绵延连续的学科高峰集群。

这两年山一大正强化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优势学科,大力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医疗保障、影像医学、实验动物、医养健康等“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新兴、传统、交叉学科,推动形成高峰迭起、高原厚重的学科生态。

跻身一流学科,必须夯实医学基础。基础特色学科,是稳固学科高原、高峰的扎实根基。目前,山一大学科虽多,但医药特色尚不突出,特色学科对学科整体建设的支撑力度还不够彰显。

山一大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加强护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技术、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等特色学科建设,强化学科间融合,形成基础学科生态的科学良性互动。

山一大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目前世界大学排名中心榜上,位列中国内地高校位,独立医学院校第14位。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科综合集群优势,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

山一大杂糅特点鲜明,必须引导学科之间由单打独斗的“单一式”发展模式,逐渐向互动互联的“交互式”发展模式转化,推进临床医院嵌入式融合,实现链条带动式发展,汇聚起学科发展强大合力。

这样的山一大,可以了解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靠什么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