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温州都市报
温州都市报
人物名片
陈越,年出生于温州,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近年来相继创办杭州匠的心房产、匠心投资、匠的心影视等企业,并担任洋百分电商平台CEO,还担任浙江省侨联青年总会理事、浙江杭州海邦留学联盟主席、全球新生代浙商联谊会(筹)青年会长等社会职务。
在温州长大,葡萄牙念初中,回上海读高中,大学去新加坡,读研在英国,创业在杭州……如同他的履历一样精彩,毕业不到3年,陈越已经相继涉足电商、新零售、地产、影视四个行业。
“遇到过不少挫折,但收获更大。”在陈越看来,每一个产业布局都有其内在逻辑,“趁年轻多去尝试,与其生活在父母羽翼下,不如走出去让市场来教育我。
中学开始自导自演拍电影
13岁时陈越就离开温州,去父母经商的葡萄牙念国际学校。“学校里实行三语教育: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而当时我只会一点英语,全校就我一个中国人,融入的过程特别辛苦。”陈越说,由于交流上的不便,那几年他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其中看得最多还是中文书籍。远在异国他乡的三年,陈越对母语更感兴趣了,阅读之余还在网上创作散文、诗歌。
不少小说里描绘的上海风情,给陈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此报考上海中学国际部。从葡萄牙回到上海,融入母语环境,陈越创作激情得到极大释放。不满于校刊四平八稳的风格,陈越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另起炉灶,办了一份《追忆报刊》,风行于校园。
再到后来,文字已经不能满足陈越的表达欲,他选择更富于表现力的影视创作,和同学创办影视社团,自编自导电影《飘逝的含蓄》。这一兴趣最终成为他大学的专业方向,也成为他打算终生追求的事业。
出于对视觉表达的兴趣,陈越大学选择了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的多媒体设计专业。“大学期间试着创业,接了许多短片拍摄的单子。”陈越回忆,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拍片了,经费不足就请同学客串。作品上传到网络后,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凭着这些机缘,还被*电影《警察故事》剧组相中,参与了海外版花絮剪辑制作。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剪辑专业在英国排名第二,在那里陈越继续追寻他的影视梦。“那一年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除了上课,有时间就泡在剪辑室做片子。”陈越的毕业作品《Latent》首映于英国Bafta(相当于英国奥斯卡),还相继获得国际上18个电影节的提名。
归国帮父亲打造电商平台
陈越的父亲陈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温商,如今是葡萄牙华人企业联合会会长。几年前,陈坚回国打造浙商回归重点项目——嘉兴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占地多亩,是亚洲最大的进口商品交易城。在大学期间,陈越助力进口城完成品牌设计与整体VI设计。
毕业后,陈越放弃进入谷歌和国际知名影视工作室的机会,回到国内。“大公司分工非常细化,一个岗位上能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太单一,不是我所喜欢的。”与此同时,父亲的进口商品城正亟需打造一个线上电商平台。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且具备互联网思维,陈越自觉责无旁贷,把心心念念的影视事业暂且搁下。
当时摆在陈越面前的还有一条路,是父亲旗下一个地产项目。“父亲说得很明确,那个项目可以稳赚不亏,到现在个人盈利几千万不成问题。”但陈越还是选择了电商,“我更看重商业模式的创新,电商这波机遇错过,将来可能再也没机会了。”
带着三个程序员,陈越开始打造电商平台“洋百分”。“程序员的思路是做好开发,而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力求网站美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陈越说,这些看似都没错的理念,却把草创阶段“洋百分”带入了歧途,“一连三四个月,大家都非常辛苦,但网上销量几乎没有变化。”
不断试错、反思,陈越才慢慢发现了主次不分的问题,“我们不是软件公司,也不是设计公司,做运营、卖产品才是当务之急。”
很快,网站的开发设计被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公司,陈越大批招聘运营人员,专注于培养客户。经过1年多的努力,到去年底,“洋百分”的月销量达到千万级,是陈越接手时的数十倍。
年内将推出台智能货柜
在号称“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从无到有打造一个电商平台,难度可想而知。平台刚刚站稳脚跟,陈越个人全资注册新公司马不停蹄推出专营进口商品的智能售货机“洋笑笑,一柜购全球”,从线上返回线下,主动拥抱新零售大潮。
“做了一年多的电商,我发现线上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成本越来越高,价格优势越来越低。”陈越说,相比之下,线下智能货柜能够大幅削减租金、人工,“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优质进口产品需求提升,我们的智能货柜在保障了商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进口商品的购买门槛,让购买进口商品变得很方便。”
依托父亲的商品城和“洋百分”平台的大数据,陈越从2万多种进口产品中精选出件网红爆款,再根据酒店、商场、学校等不同货柜场景进行优化搭配。
目前,“洋笑笑”已经在杭州试点设置20多台智能货柜,实现预期销售业绩。在4月底闭幕的上海国际智慧零售展上,“洋笑笑”项目吸引不少客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