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翔集团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金融、贸易及生态园艺于一体的多元化民营集团公司,下有9家子公司,产品涉及化纤、织造、印染、纸箱包装、塑料制品等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集团从2月18日开始复工,短短半个月时间,复工率已达90%,产能恢复率95%以上。
在东海翔集团各个子公司的车间里,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在平方米的织造车间里,多台织布机正有序运转,工人不多,但生产有条不紊。记者了解到,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往日里,该车间1名挡车工可同时管理20台设备。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公司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施超产激励机制,每名工人的管理台数增至30台以上,生产效益有了大幅提升。
“刚复工那会儿,人手还比较紧缺,集团领导便征求到岗员工意见,鼓励多劳多得,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每人多管理了10多台机器,并适当延长了工作时间。同时,我们管理干部也纷纷下沉一线,去车间操作机器。大家齐心协力,确保产能与去年同期持平,一天产出约40万米。”东海翔集团织造公司副总经理秦亚兵说。
返岗员工“文齐武不齐”是企业复工初期面临的普遍问题。东海翔集团约有员工名,其中一线生产员工80%来自省外,分散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线员工到不了,产能难以保证。为确保员工在符合防疫条件的情况下尽快返回,公司第一时间下发了三个通知。“第一个是将*府出台的包车、专列、包机等惠企*策宣传到位,通知零散分布在外的员工拼车回归;第二,我们自己安排了3辆大巴车去员工聚集地专程接;第三,我们让有私家车的员工尽量开车回来,油费由集团报销。”东海翔集团董事长金良水介绍道。
截至2月底,集团约有近名老员工(含管理人员)返岗,而为补齐用工缺口,集团实行了用工补贴、以老带新的奖励*策,短短几周时间,迎来了多名新员工。
走进公司营销部,宽敞的办公大厅,业务员们一如往常地忙碌着。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集团销售订单同比有所减少,为保证预期销售目标,集团采取了全员接单制度,按提成取酬,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目前,一季度整体订单量已达去年同期的90%。
“我们能这么快恢复产能,离不开市委、市*府的时刻关心与周到帮扶。”金良水告诉记者,复工当日,公司有一批货物(7个集装箱)需经宁波北仑港发往越南,但受疫情影响,出口货物运输受阻。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得知此情况后,第二天便将此事解决,确保公司如期交货。金良水说,运输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订单及时交付率就能保证,企业信誉度与销售量才能增加。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疫。如何让到岗员工安心投入工作,金良水可谓动足了脑筋,花足了心思。
“疫情发展初期,我们便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包含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员工信息采集、防护知识培训、车辆场所消*、防疫物资保管等工作。同时,关闭了东大门与北大门,员工只能从西大门(主入口)进出,通过体温检测,凭健康绿码才能进入厂区。”金良水介绍道。
记者来到员工食堂,只见点餐窗口前多了十余条*色警示线,餐桌上对角贴置了“就餐位”的提示标识,洗手台前也附有醒目的“标准洗手七步法”。金良水告诉记者,防疫期间食堂提供的四餐(含夜宵)都是免费的,但在免费的同时,也采取了严格的就餐管理制度:采取错时、分散方式就餐,鼓励打包单独就餐,进入餐厅前测体温、洗净手,排队时要保持1.5的安全距离。这些警示标示恰能时刻提醒大家规范就餐。
自复工以来,东海翔集团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一方面,切实落实防控疫情规范要求,履行企业疫情防控责任,另一方面,积极动员,从内部挖掘潜力,灵活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积极开拓市场,稳定市场有效需求。如今,企业运营与以往相比已相差无几,复工率达90%,产能已恢复至95%以上。
“根据现在的疫情形势,我们了解到,国内存在医疗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基于自身产业特色,我们计划朝着这方面拓展,首先从最紧缺的口罩核心原料熔喷布着手生产。”金良水介绍道,熔喷布是口罩的“心脏”,用于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很好的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但其生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目前台州市内虽有许多生产口罩的厂家,但生产口罩面料(熔喷布)的却没有。为此,集团投资0多万元引进了4条熔喷布生产线,2条为医用口罩面料,2条为N95口罩面料。目前,生产线正在组装中,计划于4月投产,届时每天可生产医用口罩面料5吨,40万片,生产N95熔喷布3吨,20万片。
“作为台州最大的纺织生产企业,在*府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履行*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哪个环节薄弱我们就加强哪个环节,哪种资源不足我们就生产哪种资源。目前,企业已成功攻破医用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专用料生产技术,这也填补了台州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临海不久便能够自己解决口罩供应难题。”金良水表示,接下去,集团还将引进相应设备,生产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尽快助力缓解国家医卫用品紧缺的局面。
(原标题《复工复产进行时
东海翔集团:恢复产能95%以上!还有一个新产品将填补台州这一领域空白》编辑蔡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