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周洲
日前,杭州天气降温了,一则名为《太扯了!杭州深夜这一幕,比风雪更让人寒心!》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文中提到,杭州对外公布的临时避寒点,存在缺少物资、无人值守、电话没人接、工作人员对救助事宜不知情等问题。
1月9日,杭州市民*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此事作出回应。社会事务处处长陈珺表示,临时避寒点是杭州市在极端恶劣天气下,为流浪乞讨人员就近就便提供帮助的应急举措,在当地气象台发布暴雪和低温冰冻蓝色(即温度到达0℃及以下)以上预警时开放。根据国家救助管理法规的规定,由县级以上救助管理机构负责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前段时间,由于气温回升,不少临时避寒点暂时关闭,出现了一些上述文内描述的情况。陈珺表示,杭州目前进入了寒冷天气,所有的临时避寒点,共54处,也已从1月8日起对外开放。
对“临时避寒点缺少物资”,杭州市民*局给出回复:每个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物资调配。由于临时避寒点以会议室等场地为多,许多物资在启动临时避寒点后,才会拿出来,所以出现了画面里没有物资的状况。
对于保暖问题,各临时避寒点会通过开启空调、提供棉被等手段来实现;对于饮食问题,各区会提供泡面、快餐等来保证避寒人士的温饱。
对于值班电话没人接听、值班人员没人在、救助事宜不尽知等情况,杭州市民*局表示,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够到位的情况。接下来,他们将加强督查,及时更新电话号码,确保24小时电话必须有人接听。
陈珺还提到,如果碰到临时避寒点进不去等特殊情况,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拨打值班电话,也可以拨打,到附近救助站进行避寒。
对于那些在杭临时陷入困境、露宿街头而又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杭州市民*局将开展主动关爱、延伸救助服务。杭州市救助站实行全年全天候不间断“零门槛”开放式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应助尽助。
在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街道、社区加强网格化的主动巡查,按照“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护送一个”的原则,由各城区联合帮扶小分队护送至市救助站或临时避寒点进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