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9月16日讯(记者徐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各国(地)签证、航班等*策限制,我国部分出国留学人员赴境外就学受阻。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解决疫情期间出国留学难,教育部采取了系列*策举措。作为“重磅”措施之一,目前已经批准全国近70所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临时扩招,为受疫情影响出国受阻的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疏通就读出路,提供更多就学选择。
据介绍,针对疫情期间出国留学难,教育部已经出台一系列*策举措,包括:一是合理引导学生国内上网课。针对境外高校安排学生上网课的情况,引导学生在国内通过在线方式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发布专门通知,明确留学人员受疫情防控影响无法按时返校而选择通过在线方式修读部分课程,以及因此导致的其境外停留时间不符合学制要求的情况,不作为影响其学历学位认证结果的因素。二是允许国内高校提供短期学习交流机会。允许高校在确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过与境外合作高校签订交换生协议等方式,接收出国留学生先行在国内借读学习。三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丰富就学路径。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为学生提供国内求学机会。四是加强对外沟通联系,积极与驻在国教育部门和高校联系,敦促其妥善解决我留学人员学业受阻问题。此外,教育部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接用人单位需求,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指导。
教育部国际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重要措施之一,临时允许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适当增加招生名额,为原计划出国留学、受疫情影响出国受阻的学生提供国内就学机会,将有效缓解学生的燃眉之急。此次招生的对象,针对已持有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原计划于年秋季学期攻读境外高校本科或硕博士研究生的中国内地(大陆)籍学生。各招生院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和本校实际情况设置报名条件和录取标准,公开招生简章。
据介绍,此次扩大合作办学招生不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占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标,对高校其它各类招生不产生影响。招生工作遵循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学校对报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适当形式组织招生考试,录取标准不低于外方合作办学者同类专业在其本国的标准。学生完成学业后,达到学业要求的,仅颁发外方高校学位证书,并可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获得认证。相关高校应制定详细招生简章,明确招生对象、招录程序、录取标准等,严格保证招录工作公平公正。
参与此次招生的包括北京、浙江、广东等19个省市近70所高校、约90个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具体清单可登录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