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路前行中国中医药报浙江
TUhjnbcbe - 2022/3/11 17:07:00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4407.html

医共体医养结合

提升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水平

“互联网+慢病”诊疗模式复诊

医院配药报销全搞定

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浙江日报》分别报医院医共体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互联网+慢病”诊疗模式的经验做法。

今年4月,医院医共体率先探索医共体医养结合发展,医院医养结合慢病管理团队深入养老院和社区老年人家中,不断提升辖区内老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对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养老院养老有了医疗保障

4月初,该院与本市亲福园老年服务中心、爱心老年公寓建立“医养结合”合作单位以来,制定了“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为居住的老人,提供预约住院免费接送服务;根据实际医疗需求,为居住的老人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医院中医药特色,为老人带去中医适宜技术;指导敬老院护理员学习手卫生、胰岛素针使用规范等专业技能。

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数都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为了规范慢病患者的管理,该院安排专科医生入驻敬老院医务室,每周对院里的老人进行定期查房,为余位老人的服药情况,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进行健康指导,利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对老人进行养护康复的健康管理!目前,医院医共体所属云山院区与兰溪市社会福利院的卫生服务站及云山街道9家社区就“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接中,以扩大辐射更大的服务区域。

医养结合服务到家

4月26日早晨,家住兰溪市兰江街道二号区刘大爷的老伴李奶奶,拿起老年机在拨通电话。“喂,施主任吗?我是前几天出院的刘**家属,我有个事想拜托你......”

原来刘大爷因吸入性肺炎、脑梗塞后遗症于4月初在医院八病区住院后回家休养。出院的第九天,刘大爷自行拔除了进食的唯一通路:胃管。刘大医院非常不便,亲属抱着试一试医院。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团队成员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八病区护士长方蒙仙、护士姜燕红前往求助老人家中,告知家属操作流程及风险后,极力安抚刘大爷情绪,待老人情绪稳定后,顺利完成了留置胃管接入,并细心叮嘱家属做好置管后的健康护理。“服务真的太周到了,想不到还能在家中就完成了留置胃管操作,医院的奔波之苦,而且在家也能用医保卡完成缴费项目,大大减轻了我们子女们的负担。”刘大爷、李奶奶以及家属感慨地表示。

像刘大爷这样享受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居民并不少,家住该市云山街道和平社区的*爷爷,因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医院居家养老护理部会在第一时间需要时或不定期随上门给予压疮清创以及后续换药指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家属对患者的照护也趋于专业化,家里的经济负担减轻不少。

“面对面”的慢病复诊

在兰溪市企业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慢病患者吴XX正在使用一体化自助服务机进行复诊。扫描医保电子凭证登录后,通过视频拨号,她便与医院的柳惠翔主治医生开始了一场“面对面”的慢病复诊。当工作人员询问了吴XX的病情和症状,并根据问诊情况开具了相应的处方。处方立即流转到了药师审核处。审核通过后,吴XX以医保结算的方式直接完成费用支付,药柜便自动掉出了所需药品,整个操作流程只用了不到10分钟。“真是太方便了,医院复诊,又得挂号,又要取药。现在有了自助服务机,看病、购药、报销都能搞定,医院一样,省时省力多了。”吴XX说。慢病患者复诊医院,这正是兰溪“互联网+慢病”诊疗新模式带来的显著成效。

出品/医院官微

图文/宣传中心

编辑/徐娟

审核/朱水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路前行中国中医药报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