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看到一位著名专家谈乡建的文章《浙江不是振兴乡村,而是消灭乡村》,观点惊人,标题耸动,词锋尖利——“浙江要小心,目前的势头不是振兴乡村,而是很快会消灭乡村。浙江省的乡村振兴以最大的资本,最快的速度,全方位的围攻乡村,势不可挡。”“大资金与浙江在如火如荼投入,资本只要进入乡村就如洪水猛兽,其特点是,先让农民失去土地,消灭文化,让乡村伦理与宗祠逐步退出,再消灭学校,让教育与乡贤退出。最后是‘买鹿治(制)楚’,用资本消灭小农,用*策远离乡村。”“浙江之后是海南、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正在如饥似渴的学习浙江,他们同样会受到资本绑架,重击乡村,伤害农业。”很敬重这位专家对乡村的拳拳之心,也很敬佩其对乡建的孜孜之志。但此次关于浙江的惊人之语,不仅无法与我所见所闻相印证,而且还让我担心,名人效应之下,这“惊人之语”会不会成为“误导之语”?专家说了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浙江的乡村被资本绑架了,快被资本消灭了。同意不同意他的话,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本有没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一个是乡村在资本进入下是好了还是坏了?资本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吗?
不错,资本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润,如果消灭乡村能为资本带来更多利润,资本肯定有强烈冲动。但对照浙江资本下乡的实际,你就会发现,保护并建设乡村,比消灭乡村更能获得利润。既然如此,资本何必要费力不讨好呢?资本没有在浙江消灭乡村的原始驱动力。为什么?这是后工业化时代,或者说城市化时代乡村的新定位所决定的。在这个时代,城市居民生活由小康进入富裕,他们对乡村燃起了新向往、新梦想、新寄托。在他们的心目中,乡村不仅是其精神故乡,也是他们生活方式返璞归真的具象,乡土、乡野、乡貌,乡产、乡品、乡味,乡风、乡教、乡文,这些曾经在工业化时代落后的象征,如今都成为个性化、特色化、时尚化的称谓。既然如此,资本为什么要逆消费者之意去消灭乡村呢?资本讨好消费者还来不及,何必要花钱去把消费者向往的“心头好”毁灭了呢?相反,资本一定会千方百计去迎合消费者,去满足消费者对乡村的那一点梦想。绝不可能有消灭乡村的主观动机。当然,不排除有资本错会了市场和消费者之意,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拆真建假、毁旧造新,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乡村在资本进入下是好了还是坏了?
没听说浙江的乡村在资本到来后变坏了、甚至被资本消灭了,只看到浙江的乡村在振兴,并且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学习榜样。看看浙江的乡村,农业田园化了、公园化了、园区化了,本质上是生态化了、产业化了;农村整治化了、设计化了、人文化了,实质上是家园化了、特色化了;农民创业化了、经营化了、富裕化了,根本上是主体化了、幸福化了。到安吉余村、鲁家村去看看,到杭州下姜村、浦江前吴村去访访,如今的浙江乡村,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长足发展,美丽乡村、乡村善治建设不断升级,农民收入多年稳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的乡村正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现代农业的创业园,成为城市的大花园、市民休闲度假的游乐园、寻根访古的文化园、甚至食客的饕餮园。而资本,就在其中扮演了最活跃因子的角色,像“真气”,如“血液”,为乡村持续保持活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统合下,资本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洪水猛兽。浙江的农民在资本进入下,不仅没有失去土地,在土地权属确保下还实现了增值收益;乡村传统文化,也因为市场力量的加持,而在继承弘扬中增加了活力。美丽乡村、善治乡村、富裕乡村正在浙江逐步成为现实。那些对浙江乡村的耸动性的言辞,仅仅是耸听而已。过度担忧资本是超越了发展阶段的过虑
有人从概念出发,认为资本一定是大鳄,一定会吞噬一切,并从国际上跨国公司的经验来看待我们身边的资本。但他们忽视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我们的国家,绝不会允许任何资本异化为破坏性力量。所以,对资本的过度担忧甚至恐惧,都是超越发展阶段的过虑。相反,我们需要资本,乡村欢迎资本进入。乡村产业需要资本。我们经常说,乡村发展首先是乡村产业发展,没有产业发展的支撑,乡村就发展不起来,发展起来了也不持久。可是,乡村产业如何发展呢?又如何持久发展呢?靠农民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的发展?靠*府投入驱动式的发展?需要农民的小作坊,也需要*府投入,但既然是产业,就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说到底要靠市场竞争的力量,也就是需要资本搅动市场。农业是如此,传统农业要想形成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就需要资本力量来组织;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更离不了资本,它们之所以冠以“新”,就是因为有资本的介入,资本通过聚集需求、塑造市场,倒逼传统乡村产业发生转型和突变。传统乡村产业就如一锅豆浆,再加热也只能增加它的纯度、热度和熟度,永远不会变成一锅豆腐。只有投入卤水或石膏,这锅豆浆才能产生范式革命,变成豆腐。这卤水或石膏就是资本。乡村建设需要资本。我们经常说,把乡村建设成乡村的样子。这话听起来有些玄妙。什么是乡村的样子?是乡村固有的样子,还是乡村应该的样子?我理解,是两者的结合,既是乡村固有的样子,也是乡村应该的样子。这里面就包含了规划、设计和建设。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村找人规划了一下、设计了一番。没有资本和资本的力量,谁给你规划、设计?又怎么能把建设搞起来?这还是乡村建设的硬件,没有钱、没有资本,硬件就落不了地。软件呢?探索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开拓乡村文化的新路径,不可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是乡村产业发展之后的新课题。看看一些乡村建设搞得好的村,背后大多依托一个经营化的企业,资本在之中都发挥了或明或暗的作用。华西村、永联村是这样,鲁家村、三瓜公社也是这样。资本运用理念、资金、技术、组织、渠道对传统乡村进行范式创新,从而创造了一个新乡村。这就是资本的力量,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当然,资本始终是追逐利润的动物,资本天性注定了它的利益驱动性。我们应该对之保持警惕,防止它的反噬风险。但我们坚信,有制度的优势,有法治的力量,资本的异化性和外部性一定能得到很好应对。但在现有发展阶段,解决发展不足问题、继续追赶问题,仍然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即使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收官之后,我们的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很突出,还需要我们继续埋头苦干,还需要资本来把我们的产业和建设搞活,点燃乡村发展的活力。至于对资本的过度担忧,还是等我们发展起来以后再说吧。起码现在,乡村需要资本,欢迎资本下乡。分享阅读: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年)“未来社区”长啥样儿?九大场景任你猜!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4万元浙江日报:共同富裕看浙江别的省都在羡慕浙江抢人,却不知道浙江为这一刻准备了十年“村域小城市”在浙江首现特色小镇后,浙江又提出“未来社区”,一篇文章读懂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社访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发改委解读:在浙江示范区建设中,怎么理解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夺回失去的一个月!广东浙江又现神操作,一堆城市懵了太过分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发生,江苏浙江“直升机撒钱”上海杭州“疫文明”比较《个共享田园计划》
共享田园以“共建、共享、共生、共赢”为理念
为了构建一个有品质的田园生活和乡村产业体系
倡导市民与村民互助、商业与情怀兼顾
效益与公益并举、线上与线下联动
共建乡村旅居与微农场空间
共建者可以一起耕作、交流、学习、运动、创作、游乐
可以在全国同系列共享田园里免费旅居生活
......
扫码详细了解《个共享田园计划》
并完成信息备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