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浙江日报问题线索是如何ldquo碰
TUhjnbcbe - 2021/8/14 21:21:00
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65347.html

在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改革中

萧山将“数字化”渗透到

城市治理的每一次实践

5月7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了

萧山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赋能基层治理

现在就跟随小智一起来看看

问题线索是如何“碰”出来的

《浙江日报》版:一版要闻

如何从碎片化的*务大数据中发现疑似问题线索?杭州萧山区探索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通过设置清廉村社场景,构建算法模型,让每一条信息都与相关大数据进行自动比对碰撞,“碰”出了多条疑似问题线索。


  近日,记者来到萧山智慧城市建设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清廉村社界面中,正实时滚动一批疑似问题线索。“这些都是刚刚通过平台算法‘碰’出来的。”萧山区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章建平介绍,去年,萧山开始搭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汇聚来自省、市、区的数据亿条,开发接口个,鼓励各部门在此基础上首创特色应用。清廉村社成为首批开发的应用场景。


  “我们梳理了十大村务事项,并构建模型,将相关信息输入平台,与来自人社、公安、民*等部门的数据进行碰撞,就会发现疑似问题线索。”萧山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模型包括低保人员身份异常、特困人员异常、农民建房异常、离任干部补助异常等。如低保人员身份异常的模型,会把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与低保领取数据进行大数据比对,能够快速发现有的人多领了、有的人少领了、有的人不具备领取资格,这些都是用传统手段很难发现的问题。


  问题发现得更快,也倒逼各街道迅速完善相关机制。近日,萧山区通过平台数据碰撞发现,6个村社个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存在疑似违规拆分规避招投标问题。为此,宁围街道专门建立村级小型工程施工方目录库,以随机抽取的形式选定施工方,使得工程实施更加规范高效。


  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萧山区还探索建设一体化数字驾驶舱,让特色应用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贯通,解决了重复建设、数据烟囱等问题。

打开“浙*钉”,扫一扫
  目前,萧山一体化数字驾驶舱已实现22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区)全覆盖,并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岗位开放不同的权限,实现了“千人千面”,为经济社会的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萧山正与省市数据部门对接,对清廉村社等15个萧山开发的应用支撑组件开展解耦,争取为全省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应用。

来源:浙江日报

小智将按照数字化改革的整体要求,对驾驶舱进行全面的迭代升级,争做区县综合应用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日报问题线索是如何ldquo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