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浙江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题为《湖州打造5分钟亲水见绿圈》文章,为湖州擦亮生态底色、强化公共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点赞!
擦亮生态底色强化公共服务湖州打造5分钟亲水见绿圈
新春伊始,湖州奥体中心北侧新规划的长田漾湿地景区内,工人们正在花圃间铺设石板路。待到春暖花开,游客不仅能在此泛舟水面,还可以穿行亩花海尽赏美景。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去年以来,湖州全面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之城,提升民生获得感。
湖州有山有水,问题是如何把它们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展现“繁华美丽新江南,湖光山色生态城”的美好意境。去年10月,湖州率先完成省定城中村改造任务,仅用15个月,腾出14.3万亩发展空间,也为优化城市环境提供了契机。湖州提出打造“5分钟亲水见绿圈”,在每条河流两岸都预留至少10米宽的绿化空间,其间修建绿道、凉亭等,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放眼全域,湖州已基本形成北部滨湖休闲文旅带、中部城市带、南部山林水乡田园带的布局。
打造美丽宜居之城,离不开环保基础设施的支撑。厨余垃圾细致分类,已经成为湖州市民生活的自觉。截至去年底,湖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垃圾焚烧、餐厨产沼全市域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99%、无害化率达%。同时,新改建城镇污水管网.6公里,新建、扩建4座污水处理厂和40个“污水零直排”小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7.7%。
湖州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擦亮美丽底色,持续强化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让城市更加宜居。目前该市正积极构建10分钟生活配套圈,大到投资17.75亿元新建浙北医学中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小到建设街头球场、美丽公厕,始终紧紧围绕百姓所需。
来源:浙江日报
记者裴建林杨新立孟琳
编辑:梅菁晶
城视
龙行古镇
年2月,摄于南浔
摄影:顾律敏
↓↓阅读更多本地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