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陕西向浙江怎么学人民日报头版这篇文章告诉
TUhjnbcbe - 2021/7/20 5:20: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早安,坊友们~今天是年6月13日,星期二,农历五月十九,多云,19~30℃,空气质量52,良。

▼▼▼

前言

今天,外界提起浙江,所艳羡的东西太多!连续3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G20峰会”使嘉宾流连忘返;“两山”理论放下“GDP竞赛”,染绿山山水水;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执*理念、机制的不断创新突破等等,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浙江样板”。

近一年来,浙商入陕投资与陕西入浙考察学习,已形成一股“东西对流”。乘势发展的陕西正在积极学习着“浙江经验”:城市管理机制改革、*府角色转变、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特色小镇等经济模式的复制推广……

但究竟是“学其形”而只效仿各种模式,还是“习其神”而注重“干在实处”的精神?是照搬照抄经验、模板,还是结合实际情况创造“陕西样板”?

也许,6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这篇题为《勇立潮头——创新创业富民的浙江实践》的文章,能带给陕西更多启示。

(原标题:勇立潮头——创新创业富民的浙江实践)

“鸡毛换糖咧!”摇着拨浪鼓,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以红糖换取鸡毛等废品获取微利——这就是浙商的最初形象。

斗转星移,当“鸡毛换糖”换来连续3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当美轮美奂的西湖引得“G20峰会”嘉宾流连忘返;当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共同期待“中国方案”时……对浙江这块神奇的土地,人们更是平添了一份敬重和
  

“同人不同命,同地不同价。”这是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诟病。这一结构在浙江也已经被打破。年9月8日,浙北德清县举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拍卖会,一宗面积20亩的土地使用权成功入市交易。这是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的新探索。按改革前的征用、划拨,一亩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4.5万元;拍卖后每亩57.5万元,增值10倍以上。

社会管理架构延伸向农村,让浙江农村社会管理与城市实现了“无缝对接”,管理高度和精度大大提高。

“一根水管通城乡,一路公交跑城乡。”现在的浙江大地,城乡拥有同样的自来水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垃圾处理系统、超市和网路……


  

行走浙江,你会发现,无论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还是居民生活,城乡分野已很小很小……


  

人们这样评价浙江:“在浙江,城与乡的边界,已经很模糊。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是农村的CBD。”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两个文明一起抓

 

台湾编舞家、“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先生一直记得这么一幕:

年9月3日晚,现代舞《白蛇传》在浙江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演出。演出之前,他很担心,2万多名观众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散场后该会是多么狼藉?


  

然而,演出之后,他惊呆了:草地上干干净净,竟然不见一片纸屑!


  

望着井然散去的人流,这位走南闯北的艺术家连声感叹:浙江民众文明素质如此之高,太难得了!


  

“高”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年7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等“八项工程”。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说:“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富裕起来的浙江,时刻不忘以文化人,把物质、精神“两翼齐振”作为浙江腾飞的关键。


  

——“车让人,人快走,快快通过莫停留”,杭州许多马路的斑马线前,都竖着一块这样的牌子。每当有行人穿过斑马线的时候,后面的汽车就会自觉排起队伍。


  

——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杭州率先在国内构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只要办个简便的手续,就可以免费骑上一辆公共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随意穿行。


  

听音乐到西城广场、看杂技到吴山广场、看越剧到运河广场……每周一次的特色文化广场活动,已经成为杭州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多一个广场,少一个*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这样去精心播种文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均在这一城市出现,你还会觉得偶然吗?


  

其实,“最美现象”在浙江,早已从“盆景”蔚然成为“风景”——


  

医院护士林小娟,年7月底在庐山景区路遇病人,看到有人跪着在做胸外心脏按压,她没有任何犹豫便迅速加入救护。路人拍摄的“最美护士”的照片一度在互联网上热传。年的岁末寒冬,衢州的美名更是随着三位“最美教师”的事迹传遍中国。


  

而在嘉兴,红船精神影响着每个人。如今,嘉兴市区平均每10名市民就有1名志愿者。“有困难,有需要,说一声,我能办的肯定想办法。”这是私营业主姜宝祥的为民承诺;“如果把社会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我们要当润滑油,降低噪声,减少磨损;如果把社会比作人的肌体,那么我们就当益母菌,帮助消化,增强食欲。”这是年过七旬的“老娘舅”杜子鑫的人生格言……


  

长期以来,农村一直是现代文明相对滞后的地方。如何让精神文明的撒播没有任何死角?浙江的办法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千村工程”到“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走向深化。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载体。浙江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舍得花本钱。从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一直是浙江省*府的头等大事。


  

“文化礼堂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要想在乡村生根开花,前提是立足乡土接地气。”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基于对农村和农民的理解、尊重之上的引领,应该源于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应该伴有浓浓的泥土芳香。只有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农民的思想境界才能一步步提升起来。”


  

目前在浙江,集教学、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已建成家。


  

杜*新村是诸暨的一个普通乡村。在村里走一走,墙上是村民自己画的“求知若渴”“卧冰求鲤”等宣扬尊师、孝道等美德的图画;每走几步就有一幅爱护生态的小标语竖在路旁……


  

的确是这样:提升村民素质,根本是要“文化化人”,使得人有书卷气,村有文化味。氛围形成了,文明也就随之而来。“多少年来,农村吃瓜子抽烟,垃圾都是随地一丢。现在我们像城里人一样,瓜子皮、烟蒂头自觉放进垃圾桶!”安吉县高家堂村村民陈水木自豪地说。

攀登高峰,驾好快车,创新创业永不歇


  

空间的逼仄,资源的不足,促使浙江人不断地创新:最早允许农民务工经商,最早允许农民长途贩运,最早允许对农民开放城乡市场……


  

浙江人在经营机制方面率先创新,“最早”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座农民城等诸多“第一”,在义乌人“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中、在温州修鞋匠走街串巷的脚步声中,悄然诞生。


  

面对民间的创业创新热情,浙江各级*委、*府一直予以支持和保护。“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表示:我们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骄娇”二气,谦虚谨慎,铆足干劲,攀登高峰,驾好快车。


  

要驾好快车,创新须臾不能停步。

 

国家实行分税制财*管理体制后,“省市县”三级模式一直为各地遵从。而浙江是全国唯一保留“省管县”财*体制的省份。不断创新的省管县财*体制,最终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有了增加财*的积极性后,很多有产业基础的市县选择了“集中力量把一锅水烧开”,集一县之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占据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与此不无关系。


  

年底,浙江省第五次提出“扩权强县”。第五轮改革中,浙江再次把原来很多属于地市甚至省一级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了全省所有市县,目的是加强县级*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此外,浙江对义乌进行了单独试点,除了一些规划管理、资源配置等重大社会管理权限以外,义乌具备了地级市*府所具有的所有权限,成为“中国权力最大的县”。


  

一架无人遥控直升机在稻田上空扶摇穿梭,机身两侧喷出的水雾绢带般飘向绿毯似的原野……孙梅金正叉着腰站在田埂上看飞机洒药,眯着眼,一脸满足。


  

年过花甲的他,是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村人。这位远近闻名的庄稼好把式一家6口人种了亩田。


  

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浙江因地制宜推动了“土地流转”,目标是:农业资源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业向功能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


  

由此带来什么结果?村民周桂江正坐在门前的凉亭里歇晌。77岁的他,这样评价眼下的生活:“连我这个岁数的人,随便帮人看看厂子一天都能挣70元。加上*府每个月发的养老金,钞票多得用不完咯。”


  

据悉,“土地流转”,浙江已远远走在了全国前面。业界这样评价:浙江悄然完成了中国土地的“第三次革命”。


  

要想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优化、执*管理水平提高,必须三位一体。“经济发展是苗,社会环境是土,执*管理水平是水。只有土肥水活,才能根深叶茂。”这是浙江的经验和做法。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证明,人均GDP达到l—美元期间,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容易出现社会动荡的时期。而在浙江,尽管人均GDP已率先接近美元,但“平安浙江”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营造和谐环境是我们执*的宗旨”……枫桥镇上的这些标语是对“安全感”的最好诠释。


  

还在10多年前,浙江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平安浙江”概念。省委、省*府一方面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乡镇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推进平安工作网络向基层延伸,让综治进村居、进社区、进民企。另一方面,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提高群众素质,让群众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自己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为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连续10多年,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基层乡镇长,定期约访接待群众。省里坚持常年抓“三头”不松懈:抓基层源头,抓问题苗头,抓落实领导责任制的“头头”。


  

“三头”齐抓,尤其是“头头”带头,“下访制度”出成效便是必然的了。群众这样评价“领导干部下访接待制度”:“干部来下访,群众少上访;下访抓‘三头’,矛盾无出头。”


  

在“枫桥经验”带动下,浙江各地因地制宜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经验: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温州的“综治八大员”,苍南的“五站式工作法”……这些经验,让邻里的许多矛盾始发时就被化解。


  

浙江民营经济占“大半江山”。新时期浙江劳动关系出现新情况:一方面,资本的趋利本能在涌动;另一方面,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大多分散在中小企业的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也在增强。


  

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浙江又是率先行动。薪酬,往往是引发劳动纠纷的主因。在各级工会的努力下,“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协商模式已在浙江全省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单位GDP的劳动争议受理数,全国为1.9,浙江为1.35;单位GDP的劳动争议涉及劳动者人数,全国为5.59,浙江为2.40。


  

从全国范围看,浙江的劳资和谐度,明显走在了前面。

治庸治懒,砥砺作风,“夜考”激发新效能


  

近些年,尽管浙江发展总引来人们艳羡的目光,但全省上下并没有丝毫的懈怠。人们深深知道,近年来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步入新常态,各类“硬骨头”已越来越难啃;人们深深知道,这些成绩“天上掉不来、大风刮不来”,必须靠一支敢于攻坚克难的“铁军”带领大家干出来。


  

怎样锻造一支“铁军”?效能建设方面,浙江始终没有放松。


  

年,浙江就制定了“效能建设‘四条禁令’”——严禁擅离岗位、严禁网上聊天炒股、严禁中餐饮酒、严禁在办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之后,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在全省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有行*管理职能单位开展“整风”,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考核奖惩。


  

自年起,浙江继续深化效能改革,把效能建设推向精细化、系统化、制度化。“书记夜考会”便是举措之一。

 

 

“书记夜考会”,全称是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省领导班子和89个县(市、区)的县委书记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聚在一起。每次推出10位县委书记依次“上擂台”,每人6分钟汇报该季度以来的工作推进情况,相互比成绩、讲方法、提目标。随后,由省委书记做点评,提出工作要求和阶段性目标。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讲五六分钟工作实绩的真话,比讲一大堆没用的、正确的废话更有意义。”


  

选谁来发言?浙江坚持不搞平衡,不搞轮流排队,凭实绩说话。能发言的一定是干得好的才行。记者统计:16次会议,共有人次发言。发言次数最多的书记达到了4次,另外,目前还有5个县(市、区)的“一把手”没发过言。


  

“16次会议的主题都不同,但串起来就一个字:干。”省委领导如此总结交流会。


  

那么,是否“干”起来了?


  

今年4月17日,在第十六次工作交流会现场,记者听到了唇枪舌剑般的“比武”:


  

宁波市北仑区委书记毛宏芳谈招商引资:“我们全面打响了精准招商战。为了一个30亿元的高端医药项目,我与区长一个月内三赴北京,以真诚和效率打动了项目业主,在45天内完成了签约落户、土地摘牌。”


  

长兴县委书记周卫兵谈“五水共治”:“我们县承诺:全力奋战一百天、全域剿灭劣Ⅴ类水!”


  

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也不甘落后:“我们32名市领导人人有任务,相互比着干。目前,兰溪全市47条主要河道Ⅲ类以上水质断面达97.5%。”


  

……


  

“我经常讲一句话:发言的都是干得很好的!”夏宝龙对发言的县委书记总是不吝表扬。“长时间发不了言,为了争取下次发言,就只能扑下身子认真‘干’!”东阳市委书记*敏说。“都是同样的资源禀赋,为什么其它县能干得这么好,我们干得不行?!”4月17日晚8时20分,第十六次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结束后,桐乡市分会场并没有散会,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继续“叫板”……


  

“锻造‘铁军’,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人民。”浙江新任省委书记车俊薪火传承,将效能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他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我们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所谓“最多跑一次”,即群众和企业到*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这一举措一推出,各地应声而动。


  

在舟山市,记者见到了在六横岛做渔业生意的李老板。他说:“舟山海岛多,出门不方便。之前办理‘参保登记’业务太烦人——要到地税局、社保局等部门来回跑。如今社保局里设了地税窗口,我上周只跑一次就办好了。不错!”


  

在诸暨市,户*柜台进入“指尖时代”。市公安局通过“互联网+公安服务”,在绍兴地区首推户*业务网上预约和预审平台,突出配套保障,可以一次性全流程走完22项户*业务。


  

台州市所有区县同步启动“
  

……


  

“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路。”这是浙江“最多跑一次”的施*理念。那么,效果究竟如何?


  

目前,“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办理模式已经在浙江全面推广。通过网上申请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许可事项审计超过70%。超过1万件证照通过快递送达。年6月,浙江将实现50%以上事项支持网上申请,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最多跑一次”实施,不独群众的满意率从63%上升到95%,而且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全省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实现了单月新设企业2万家,新设个体户3.8万家,同比分别增长53.6%、84.4%。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去年“G20杭州峰会”期间,正值钱塘潮涌。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引用宋代文人潘阆的诗词,表达了华夏儿女擎创新之“旗”、弄时代之“潮”的决心。


  

新起点上,勇立潮头的浙江人,没有丝毫懈怠,奋楫扬帆再谋新篇。


  

走进诸暨市的袜业小镇,90后老板陈嘉楠顾不得招呼客人,忙着做电商。这里曾经有数千家低端袜业林立。如今,因为袜业小镇的建立,这里成立了袜业智库、发展了智能制造,推动工业、商贸、旅游“三业”同步。说到业绩,这个年轻老板毫不隐瞒,借助个性化定制和跨境电商,年的销售额已达百万元。


  

“特色小镇”是浙江近年来创新发展的得意之笔,既是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也是产业创新升级、拉动有效投资的发动机。“一出门,随处能碰到同行;一聊天,很快就碰出火花”。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对高端要素集聚、行业人才遍布的杭州云栖小镇赞誉有加。


  

走进安吉的天使小镇,这里的童话主题乐园让人目不暇接。穿着卡通凯蒂猫服饰的人偶四处走动卖萌,惹来小朋友欢呼连连。安吉县委书记沈铭权介绍,周边的农家乐处处爆满。


  

截至目前,浙江已先后公布了两批共79个省级特色小镇名单,通过强化土地、*策、资金等要素保障,一批各具魅力的特色小镇花开各地。仅仅一年,浙江第一批37个特色小镇就新增税收21.3亿元。


  

新起点上,浙江人人都在为创新发力。


  

论区位和资源,别说在全国,就是放在浙江绍兴,新昌县也绝无优势可言。然而凭着创新,这个山区小县,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多项,拥有上市公司7家。而在全国甚至全球排得上名号的产品就更多了。“争第一,首先要创唯一!”这是新昌提出了新的口号。


  

“G20杭州峰会”期间,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可谓出尽了风头:意大利总理、加拿大总理、阿根廷总统慕名前来,泰国总理更是推迟了飞机的起飞时间,以便同马云进行深度交流。


  

阿里巴巴短短17年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得益于浙江这块“沃土”。如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发,马云有着更宏伟的目标:把阿里巴巴推向全球,为全球创造1亿个工作岗位。


  

截至去年6月底,浙江省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2万件,进入全国前列。现在的浙江,创新还有了“新四军”: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阿里系、浙大为代表的高校系、“千人计划”人才为代表的海归系,创二代为代表的浙商系。今年以来,浙江省企业创新全面发力。


  

新起点上,浙江的创新,还体现在社会的其它各个层面上:


  

几天前,衢州市开化县虹桥村村民吴海晨出院了。阑尾炎手术让他一度愁眉苦脸。在交费的那一刻,他松了口气:因为县里推出了按病种付费的方式,这一手术的自付费用仅为元,是整个费用的1/7。


  

一听门铃响,何慧娴老人脸上的皱纹就舒展开了。她知道,护理员来了。


  

人老了,就怕无人照顾。可嘉兴市的老年人并不担心,*府探索改革居家养老模式,将他们的生活“全托”了。


  

旅居杭州的69岁老人邹孔山,以前愁的是药费报销。现在他再也不用发愁了!*户籍的他,今年治病花了17万元。前几天他刷完医保卡,12万元的报销费用直接结算了。


  

目前,浙江在医疗体制、户籍制度、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关乎民生福祉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创新、改革……


  

一个生活更便捷、更幸福、群众满意度更高的浙江,正扑面而来!

(人民日报6月12日第1版)

新闻茶点

1、陕西省环保厅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沣东新城等6县(区)*府(管委会)和陕西师范大学等6家存在突出涉气环境问题企业进行约谈,要求有关整改方案于7月12日之前报省环境保护厅。

2、西安体育学院副院长白跃世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3、西安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增至45家。

4、位于鄠邑区的陕西实验中学将生活污水直排校外,恶臭味熏得村民无法忍受,多次找学校、环保局、教育局、信访局反映,但快4个月时间过去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5、西安市进一步放宽部分户籍准入条件,本科学历人员(含国民教育同等学历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的年龄限制,由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调整至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

人事任命

赵俊民任安康代市长。

征稿启事

我们提供-1元/篇的稿费,

邀你一起参与、沟通、记录陕西发展,

只要你心有兵马,笔指三秦!

你或图、或文、或视频都可以,

我们会一直在线等你!

投稿邮箱:sn

people.cn

咨询

凡*皆务以利民。

——《宋史》

TODAYINHISTORY历史上的今天

在39年前,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八),我国现代小说家柳青逝世。

本期主稿/王慧敏方敏编辑/吴吞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向浙江怎么学人民日报头版这篇文章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