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吴华,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主席。
在年4月10日举办的唐山市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论坛上,吴华教授就民办教育的发展的困境与前景做了分析。我们在此择其要点整理成文,供民办教育人参考。
民办教育现在的发展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在谈及民办教育具体发展情况时,吴华教授介绍道,年,全国共计有民办学校19万多所,在校生多万,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3强,学生数占全国学生总数的1/5弱。也就是说每三所学校当中有一所是民办学校,每五个学生当中有一个在民办学校就读,“所以民办学校确实已经是中国教育事业当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年,学前教育公民办达到各占50%,年民办已经达到56%,超过了公办。在年以前,公办园是下降的,从6万所下降到4.8万所,年以后公办园快速增长,翻了一倍增长到10万所,公办园在园儿童数只增长了28%,也就是说,公办园的教育功能,或者说它的接纳能力只发挥了1/4。同样的时间段,民办园的园所数量只增长了62%,远低于公办园的增长。这里有一个背景,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所以公办园增长速度快。但民办园的在园儿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园所增长。从万增长到万,增长了万,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新开的园,还是原有的园,园均规模都大幅增长,这也意味着社会接受了民办园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义务教育从民办教育促进法发布到年,15年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增加了所左右,在校学生增加了万。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减少了28万所,在校学生减少了万。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办学校减少的学生数,一部分是因为人口下降,但更重要的是在公办学校在校学生下降的同时,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是增加的,这就充分证明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愿意放弃免费的公办学校,而选择了收费的民办学校。如果不是因为民办学校能够提供公办学校所不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从年到年,民办学校增长了13万所,相当于增长两倍,是原来的三倍。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增长了万,增长了4倍,相当于是原来的5倍。与此同时,*府的教育经费从年的亿增长到年的4万亿,增长了13倍。义务教育阶段财*性的教育经费增长了15倍,但公办学校在校生减少了1/4,民办学校只得到了财*经费的1%,但是提供了公共教育服务的20%,所以民办教育是受到市场欢迎的。民办教育在跟公办教育的竞争当中,没有得到平等的竞争地位。今年年初,吴华教授以小说形式发布了一篇*治评论。里面有段对话,核心意思是,为什么公办教育要比民办教育更普惠?国家现在提倡普惠性学前教育,但是公办园的经费是民办园的20倍。这一点并没有法律依据,但大家习以为常,说明改革开放在观念转变上进入了误区,就是我们默认了公办和民办的等级差异,这是非常遗憾的。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按照主要矛盾判断,民办教育不但不应该消亡,更应该获得积极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民办教育中,民办学校在校生数量基本上都是往上走,职业中学除外。职业中学的在校生是下滑的,最近两年开始回升,但是离原来的高点还差得很远,公办中职也存在这个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家长不愿意孩子去读中职;二是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导致整个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最近,教育部一再重申,要坚持在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现在实际情况是普通高中占60%左右,职业高中占40%左右,要回到1:1左右的状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一个正确的、合理的发展方式。在民办教育当中,职业中学现在是得到*府财*资助最多的一个领域。与所有别的领域相比,职业中学得到*府财*资助生均是公办的1/6,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均是1/10,学前生均是公办的1/20,中职得到的财*支出最多。但是因为整个社会在发生改变,学校数也在增长,它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民办教育对公平有重要的贡献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吴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