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29日讯(记者纪驭亚)今年,我省启动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共计15所浙江优秀中职学校与8所本科院校参与。此次试点采用“3+4”创新学习模式,即学生在职高完成三年学业后,只要参加中职升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全省统一考试并上线,就能升入对口高校的相应专业继续4年的本科学业。
试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省中考生热捧。不少“3+4”专业的录取分刷新了所属职高的新高。如今,已经开学一个月。首批七年一体化培养的学生进入职高后的学习生活状态如何?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所职高“3+4”专业的学生,听他们讲讲高中生活。
见到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七年一体化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金洋洋时,她刚下物理课。“其实在接到人民职校通知书时,我已经在当地某重高试学习一周了。”金洋洋说,放弃重高来职高,家里的亲戚很是惋惜,但她自己非常坚定,父母也很支持。更何况,人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应的本科院校为浙江师范大学,这也是她理想中的大学。
“第一次走进学校琴房,按下钢琴键时,我感觉自己正在无限接近梦想。”金洋洋说,除了跟普通高中生一样学语数英等学科知识,她们还要学习钢琴、画画、舞蹈、声乐等专业课。平时课余时间,他们要常泡在琴房、舞蹈房。
杭州姑娘许若琪告诉记者:她的中考分数虽然能考上重高,但3年后参加高考未必能达到浙师大的分数线,不如通过“3+4”进浙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来得牢靠。许若琪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高中生活的第一个月,她觉得是“愉悦”。
“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我们都配备了最强师资。”人民职校副校长于伟伟说,在以往的学前教育培养中,通过普高升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四年还不能完全完成艺术素养的培养。而从职高升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学习文化课时会有些吃力。七年一体化培养就是希望结合两者优点,培养出同时具备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文章有删节)
分享教育生活
分享“人民”故事
让“人民”触手可及,常伴左右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