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足球”,查看中奖名单
12月23日,《浙江日报》在头版以“*建引领兴村富民”为题对湖州市以*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实施新一轮“三年强村计划”等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全文如下:
近日,记者从湖州市委组织部获悉,该市又有个村的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这意味着,全市个行*村已有近八成完成“摘帽”。
年初,我省提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并要求经济发达地区在当年年底前,消除所有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湖州自加压力、拉高标杆,在年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实施新一轮“三年强村计划”,计划到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经常性收入万元、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
湖州底气何来?湖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当地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晋位”作为*建推动乡村振兴的总载体,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南浔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农林局创设“红色优先股”,鼓励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高于10万元、低于30万元的经济欠发达村通过征地款、复垦奖励金等资金或留用土地入股,参与小微产业园区建设。“红色优先股”每股一般10万元,约定收益方式,保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全区已有83个行*村入股参与14个小微产业园区的建设。
此外,南浔还把全区44个经济欠发达村联合起来,探索开展异地联建物业项目。目前已集中市、区、镇三级财*对每个行*村的万元补助,共计万元,建立南浔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
“以*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现在我们在全市推广了资产租赁法、乡贤反哺法等强村十法,进一步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湖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不仅带来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效提升村级*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目前,湖州以*员中心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为带动,推广建立个农村“*群创业互助会”,多名*员带创能人带动3.2万家农户抱团创业,帮助户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
记者:何苏鸣
编辑:汤晓利城视
在希望的田野上
年12月,摄于吴兴杨庄村
摄影:湖州城摄队付杭
↓↓看更多本地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