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第版
年2月18日
NEWS浙江天台
打造
绿富美的
名山福地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天台山绵延数百里,与四明山相接,延至普陀群岛。山峰最高达千余米,山峦叠嶂,群山起伏,奇峰异洞,瀑布流泉,崇山峻岭,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天台县秉持“关键在旅游,长远看旅游,最终靠旅游”的理念,把发展现代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强势推进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一业融五化,将“兴旅富农”文章做得风生水起,乡村休闲旅游人气“爆棚”,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最近3个多月,该县频频收获殊荣:这两天,笔者从天台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天台山景区被环保部与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去年10月,天台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旅游景区;
紧接着,天台县还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文/丁珊张朝红范正侃
圆梦5A
争当“绿富美”排头兵
旅游好,或者美景新相识,或者风景旧曾谙,一句诗仙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让人对天台山的美景心生出无限神往。
“到年旅游投入超百亿,争当全省‘绿富美’排头兵,是我们接下来需要为之奋斗的目标。跳出风景看景区,以文化为*,以旅游为本,我们将带给游客更多的惊喜。”天台县委领导满怀斗志。近年来,天台把发展旅游作为“一号工程”,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一意搞旅游,这些年来,天台历任领导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年6月,天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全面启动。县里建立了由县委书记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组成的旅游宗教文化农口联席会议制度,县长亲自主管旅游,每月定期听取旅游工作汇报,一位县委常委具体抓旅游,分解落实创建工作任务。这样的力度,全省罕见。
天台还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干部队伍旅游素质上。该县举办“干部带头学导游”培训活动,学员有天台县四套班子领导,也有乡镇部门负责人。天台规定全县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导游,活动开办以来共培训名全职、兼职导游。全县广大机关干部张嘴就能讲旅游,成为懂天台历史文化、能讲出天台好故事、发出天台好声音的一张张“金名片”、一道道风景线。
在天台,抓旅游早已不再是旅游部门的“独脚戏”,已经形成领导带头谋旅游,部门联动搞旅游,干群一心促旅游的高潮,用贴心、细心的服务,堆砌起国家5A级景区沉甸甸的荣誉。针对景区内部分私家车乱停放、黑车打游击的现象,公安、运管等部门加强了管理和打击;针对景区部分地段通讯信号不强问题,通讯部门拿出了措施,确保游客“电话能打出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5A的成功创建,将使得天台山的旅游品牌迈上一个新台阶。天台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郑重承诺:“加A不加价,加A加服务。在未来几年里,天台山景区的票价不会发生改变。”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天台山景区就坚持“不涨价”,游客花15元就能玩转国清景区,60元就能饱览石梁景区美景,漫漫数十载,价格始终如一,被称为“良心价、惠民价”。
年,全县景区共接待游客.76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约亿元,同比增长54.9%,旅游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喜人气象。
乡村旅游
百花齐放方是春
在天台,幸福后岸、古韵张思、神秘九遮、古道前杨、外溪平安等34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争相竞艳。最近,农业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名单”,天台县后岸村作为“特色民俗村”成功入选。据了解,浙江仅7个村落入选。
后岸村,街头镇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口有一个巨大的水车,顺着环村水流缓缓转动,它的身后,是农家乐“水车人家”。让老板娘陈彩萍感到自豪的是,省委领导考察后岸时,站在水车边和她聊了10多分钟,还住过她家,“自己掏钱付了房费呢。”
“村里农房改造时,本来打算自己住的,看到第一批农家乐生意蛮好,就把住宅改造成农家乐了。”陈彩萍兴奋地说,办农家乐不用出门,安安稳稳,收入又高,“去年的净收入有四五十万元吧。”
风景“十里铁甲龙”横卧村前,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近七十载,母亲河始丰溪蜿蜒过村……有着这样独特资源优势的后岸村,却一直依托石矿,家家户户做石板生意。虽然短时间收入提高了,但“石板饭”也让后岸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参与石矿开采的很多村民患上职业病,甚至死于矽肺病。
痛定思痛,在县里山区经济转型和美丽乡村*策的引导下,后岸村关掉所有石矿,全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
为打消村民顾虑,后岸村探索出统分结合、公私共赢的合作制运营新机制。村里成立寒山旅游公司和“农家乐”协会,实行“统一宣传营销、统一分配客源、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四统一管理,建立起以村办农家乐为龙头、户办农家乐为集群、公司化运作的农家乐集约经营模式。
“全村共开设农家乐68家,拥有从业人员多人,床位1余张,营业收入多万元。”后岸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文云说,“去年各农家乐户均净收入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一场涂鸦活动,唤醒了原本寂寂无闻的金满坑村,吸引许多艺术家前来。走在村里,不仅墙壁上随处可见艺术家们留下的作品,就连排水洞边,你也可以看到美人鱼,村民的陶罐、瓦罐都有了“眼耳口鼻”。相传诗僧寒山子常常徒步行走于寒山湖畔的古村石径中,兴之所至,情之所起,就在树上、岩石上写诗作画。有人说,这是最早的涂鸦艺术。
现在金满坑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最具人气的村落之一。村委会主任蔡显东说,去年全村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元以下的贫困现象。
村村有神韵,乡乡则有品。雷峰乡的梨花节别具特色,该乡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溪流,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融入特色元素,进行沿线溪流、村庄的立面整治和景观设计,发展水经济;平桥镇借助省级农业园区,将精品村与农业园区建设结合,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可游,该镇以办节为动力,将各村资源捆绑,统一规划,打造十里观光带和始丰溪休闲绿道,将点串成线,形成“溪、林、花、果、村”为一体的天台最美乡村带。
县委相关领导告诉笔者,该县充分挖掘15个乡镇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寻佛问道”“始丰溯源”和“寒山神隐”三条乡村精品旅游线,通过举办红枫节、桃花节、香鱼节等“一乡一品一节”旅游节庆活动,推动旅游、农业、文化融合发展。
以节庆为媒,因旅游而获益的村民越来越多。凭借红枫节的契机,南屏乡前杨村村民杨方飞家里,那两天的周末都忙得热火朝天,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要摆上多桌,一个秋季下来能赚上几十万元。雷峰乡四季特色游,花漾星球太空农场的高新科技数字化综合功能农业园,都很好地诠释了把特色农业、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等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发展优势,乡村实现了美丽蜕变。
生态环保
妙手写活生态游文章
小小的厕所在景区不只是颜值上的改变,更是一场革命。天台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完善,全面推进文明旅游建设。
“厕所问题不容小觑,每个游客都要上厕所,厕所是展现天台旅游形象的一扇窗口,能让游客从细节体会这座城市的品质。”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佐明说。
每年过千万人次的游客量,让景区的旅游厕所不堪重负。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到旅游旺季,景区厕所完全无法满足使用,卫生和整洁更难以保证。
由于天台以山岳型景区为主,无法修建大型厕所,在保护景观的同时又要带给游客便利,选址新建的旅游厕所,将形成每20分钟步行线有一个厕所的景区公厕系统。新建的厕所厕位设置更加科学、人性,男女厕位达到1∶2,确保高峰期游客的如厕需求。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上,天台县主要领导亲力推动,景区内34座旅游厕所均按照三星级以上标准新建改造完毕,其中国清景区厕所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污,石梁景区厕所均配备独立污水处理设施。
去年以来,天台山风景区投入万元用于新、改建厕所。改造后的厕所内部敞亮整洁、焕然一新,外立面以中式仿古风为主,青瓦白墙与景区的绿竹相映,与景区和谐相融,既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又保护了景观。
“按照创5A级景区的要求,我们努力让厕所成为风景,浸透文化,体现人性关怀。”在高佐明看来,厕所也要建成百年精品工程。
天台山在旅游开发中,一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所有项目的选址和建设均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无论是砍一棵树或者搬移一块溪石都要经过报告同意,避免了对原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通过“五水共治”,推进流域生态特别是水生态环境的治理。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来自温州的王先生一家前往天台景区游览,他们根据横跨公路的LED指示牌,轻松找到国清景区。停好车,在检票口,陈先生将一家人的票插入电子检票口,又顺利地进入景区。
“多年前曾来过国清寺。现在变化很大,管理更规范了,秩序更好了,游玩更方便了。”王先生由衷地高兴。国清景区的这一变化,得益于天台创5A级景区提升工程。天台投入1.5亿元对国清、石梁景区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和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内部结构功能、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全部按照5A标准配备。其中,0多万元款项用于“智慧旅游”系统打造,电子门禁系统、沿路LED指示牌、景区视频监控等正是改造后的成果。
“目前,国清景区的生态停车场、电子门禁系统、视频监控、LED多媒体引导系统已陆续投用。”该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不破坏景区原有的韵味,监控广播等设备安装在仿真树木上,和景区原有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此外,景区内电力、电信等通讯线路全部入地,三家通讯公司线路实现三网合并,通讯信号基站替换为景观仿生树,道路护栏、监控立杆等都按照仿生设计,建筑材料选用天然。”
在青少年中发挥生态教育的作用,是天台山生态旅游资源得以进一步开发的有效途径。立体种植的果蔬,层层叠叠,看上去像是种在空中,瓜果蔬菜不需要人工浇水,而是利用传感器感应、电脑控制来自动喷水、调温。以生态和环保为主题的天台太空农场,推出了农业观光旅游,太空科普展示,结合益智类的休闲和教学等项目,用“未来的元素”开拓出青少年生态教育的市场。此外,天台还编制了《天台山生态旅游乡土教材》,将生态教育纳入社区中小学计划中,配合全县中小学生课外教育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神秀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