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第二屆“新芽杯”
国际少儿书画创作大赛商丘赛区
主办单位:
美术报社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商丘日报社培训中心归德时代购物中心美术报“新芽杯”少儿书画大赛商丘赛区组委会
指导单位: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商丘市美术家协会商丘市书法家协会
支持媒体:美术报、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商丘日报商丘网
指定官微:美术报商丘日报
作品进入复赛线下展览时间:
年1月1日至1月7日(作品原件)
展览地点:归德时代购物中心
归德时代购物中心与你一起再出发
福牛迎春喜迎新年
万绣城服装超市举行购物抽大奖
凡在年1月1日~1月3日期间
购物满79元的顾客可凭购物小票参加抽奖活动
(单张小票不累计)张张有奖,绝无空奖。特等奖:空调一台一等奖:洗衣机一台二等奖:五升豆油一桶三等奖:电热水壶一个四等奖:四斤洗衣液一袋五等奖:湿巾一包
“再三确认了姓名,
我确定是那份
‘约定’又到账了!”
1月4日下午,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慈善总会财务负责人的
手机发出一声短信提醒音,
化名为“金粟缘人”的捐款,
今年又到账了,
整整万元!
每年1、2月份,
“金粟缘人”都会捐款万,
但今年比往常更早一点。
海盐县慈善总会
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他们都没有
见过这位匿名捐款人,
但大家对他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已经连续捐款7年,
而且每年都很‘守时’,
就像一位熟悉的老朋友,
每年寒冷的冬天,
他都会将‘温暖’如期送达。”
每一年慈善捐赠,
他都会准时出现;
每一次表彰会现场,
他却总是缺席。
前不久,
浙江公益慈善领域*府最高奖
“浙江慈善奖”表彰会现场,
荣获“个人捐赠奖”的
“金粟缘人”再度缺席。
领奖台下空荡荡的座位,
又一次引发人们猜想,
“金粟缘人”到底是谁
???
关键词:“金粟缘人”
“金粟缘人”第一次出现,
是在年11月3日。
那天上午,
一个陌生来电
让海盐县慈善总会
原常务副会长柏莉凤
十分惊喜。
电话中,
一名男子仔细询问了
慈善总会的运作情况,
随后便提出要捐出万元,
帮助海盐县的贫困学生
和其他困难群体。
两天后,
万元果真打到了
海盐县慈善总会的账户上。
按照当地慈善捐助规定,
慈善总会收到善款后,
不仅要开收据,
还要向社会发布公告。
但神秘男子不愿公开身份,
只留下了一句话:
“就叫我‘金粟缘人’吧。”
年2月6号,
(除夕前一天)
柏莉凤再次收到
“金粟缘人”发来的一条短信:
“我今天下午会给
慈善总会捐款万元,
这件事我每年都会做下去。”
“连续7年,如约而至!”
今年1月份,
浙江海盐县官方发布消息称:
当地慈善总会工作人员
又收到“金粟缘人”
捐赠的万元善款。
截至今年,
“金粟缘人”累计捐款万元,
是当地个人慈善捐款的最大数额。
按照他的捐款初衷,
这些善款全部用于
当地助学助医助困等公益项目。
据了解,
“金粟缘人”从来没露过面。
有记者曾通过海盐县慈善总会,
辗转联系上了“金粟缘人”本人,
但他用一条短信谢绝了采访,
并只留下了一句话:
“我只不过是做了
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实际上,
通过电话号码、邮寄地址,
找到他也很容易,
海盐县慈善总会秘书长说,
“但我们尊重他的匿名意愿,
不想过分打扰他。”
对此,
不少网友也纷纷表示:
希望人们不要打扰他,
祝好人一生平安!
“金粟缘人”的善举,
在寒冷的冬天
温暖着我们,
但他不是一个人。
在我们的社会上
还有许许多多善良的人,
他们化身“匿名人”,
正在默默无闻地
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们......
坚持捐款15年的“兰小草”
自年以来,
每年11月中下旬,
温州男子“兰小草”
都会捐出2万元。
他要实践一个
“马拉松式”的善举:
连续捐款33年,每年2万元。
“兰小草”捐款很神秘,
来去匆匆,不留名,
联系都是用公用电话。
据了解,
“兰小草”曾荣获
“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年
十大慈善人物”、
“感动温州十大人物”,
但他均未现身领奖。
“兰小草”说,
他只想把辛苦挣来的钱,
捐献给那些急需帮助的人。
二十多年如约而至的“顺其自然”
年11月23日上午,
宁波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
收到邮局送来的
51张取款通知单,
合计50万元,
取款单上显示
汇款人为“然其”。
“顺其自然”的捐款有几个特点:
一是从“顺其自然”四个字中
随机选择两个字
作为捐款人名;
二是不标注落款地址;
三是每张汇款单
都不超过1万元
(达到1万元需要署上真名);
四是善款都在每年的
11月或12月汇出,
单据邮寄至市慈善总会。
从年至今,
“顺其自然”每年11至12月,
都会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
数额从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据统计,
他目前捐款的总额
已高达万元。
被寻找了29年的神秘“李记”
年7月,
安徽安庆石化总厂收到一封
来自安徽颍上县*府的感谢信,
信中写道:
安庆石化报社一位
名为“李记”的同志,
在颍上县遭遇特大洪水灾害时
捐款元,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厂里决定表彰“李记”时,
却发现根本没有“李记”这个人。
安庆石化公司先后通过
报社、电视、广播,
甚至去邮局、社区
多方了解情况,
都没有找到“李记”。
直到年3月20日,
安庆石化88岁的
老工人许惠春因病去世,
其子女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
发现了一沓厚厚的汇款单,
总共28张,
捐款总额近6万元,
而这些汇款单的落款,
正是“李记”。
不打扰别人的善意,
也是我们最大的敬意。
此刻,
无论你是谁,
无论你在哪里,
我们都要向你致敬——
用爱温暖社会的“慈善匿名人”!
来源: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往期回顾
全网刷屏!一组“真人雕塑”在雪中挪动……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被自己的女儿喊“阿姨”,她却不敢相认......痛惜!全国劳模拉齐尼·巴依卡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