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天处理超一亿元不良资产
谈及一年30多亿元的利润,省国贸集团董事长楼晶很是平静。他说,更让自己感到骄傲的是,过去这几年,旗下的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均每天处置超1亿元不良资产。以一己之力,压降浙江省内银行不良贷款率足足1.6个百分点。“盈利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但国企发展的初衷绝不是为了赚钱。”楼晶告诉记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贸集团从来不曾忘记自己作为国企的社会责任。5年来,国贸集团勇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浙商资产副总经理陈健举例到,去年浙商资产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台州某上市公司偿债压力。该公司在获得了宝贵的流动性资金后,拓展先进产能,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67亿元,同比增长61.69%,实现净利润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事实上,浙商资产像这样服务实体经济的案例不胜枚举。据统计,浙商资产累计收购不良资产债权本金超亿元、帮扶家企业、保障超10万人就业,化解超亿元债务危机,稳居全国地方AMC首位。此外,国贸集团旗下的浙江东方金控公司也设立长三角、数字经济等新型产业基金,先后助推10家企业上市。在商贸领域,省国贸集团也一手扩大原有出口业务,一手响应国家扩大进口的要求。仅子公司浙江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就在第三届进博会上签下采购订单超万美元。同时,省国贸集团加快构建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力争成为健康浙江建设引领者。其中,英特集团拥有省内最全药械配送体系,承担70%以上省级医药储备任务,为全省抗疫保供作出重大贡献;控股子公司康恩贝股份致力发展现代植物药,开发17个销售过亿品牌,累计获专利多项,承担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科技部重大项目2个。02
一流的产业布局造就一流的产业
“就刚刚,我们国贸集团又净赚了2亿元左右!”1月11日上午的采访中,省国贸集团总经理孙建华突然和记者分享了一则好消息。原来,省国贸集团旗下子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刚刚完成了一个不良资产项目的在线拍卖。别看如今的国贸集团动辄进账数亿元;可就在几年前,这家外贸企业还主要靠着业务员们一分钱一分钱地从服装鞋包等外贸产品上抠利润。年,国贸集团的营收中有86.63%来自外贸。近年来,国贸集团坚持转型升级,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得以扭转。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单单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处置不良资产回款总金额超过亿元,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孙建华介绍,之所以他们处置不良资产能做一件成一件,利用好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度是关键。据了解,在浙商资产人团队中,有多位是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资产评估师、法律职业资格及高级职称等专业人才。以公司总经理李伟达为例,原先便是平安银行杭州分行的副行长,作为职业经理人成功引入。在11日成功拍卖的项目中,他带领的团队就发挥了关键作用。之前,浙商资产以超过6亿元的价格战略性拿下了这个项目,并且在手里一囤就是三年。期间的资金成本就超1亿元,他们也遭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最终,2亿元的净利润也证明了这支专业团队的眼光和运营能力。过去四年,国贸集团还在医药产业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年,省国贸集团控股英特集团;年,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央企华润医药。尤其值得一提是,年省国贸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康恩贝股份。让许多人更意外的是,在实现控股后,省国贸集团继续让胡季强任董事长。这表明了省国贸集团市场化运营康恩贝的决心,也让胡季强更加坚信当初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接受采访中,胡季强曾表示,省国贸集团具备更好应对变局的能力,也能够补齐民营企业在诸如融资等资源获取及整合资源等方面的短板。在新板块加速布局的同时,国贸集团也在原有商贸板块加快“瘦身健体”。过去5年里,国贸集团通过破产、歇业、整合等方式优化重组,将15家二级商贸企业整合至6家,另新设跨境电商和外综服平台“国贸云商”、专业进口平台国际供应链公司。别看企业少了,国贸集团的商贸板块营收却不减反增,利润增加了6.67亿元,自营业务、拳头产品占比分别提升至74%、40%。今天的国贸集团已然构建了面向未来的一流产业结构,商贸、金融、医药三大板块业务规模分别占比32.70%、26.86%、40.66%。03
*建是国企的第一竞争力
历时两年多,年6月30日,省国贸集团子公司之一的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医保公司”)终于完成了破产重整,上半年实现利润万元。然而,就在四年前,该公司还因违规经营,有8亿元应收款项严重逾期,公司资金链断链。彼时,正是因为医保公司危机这个“导火索”,国贸集团领导班子大调整——楼晶、孙建华临危受命,分别出任省国贸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然而,就在宣布任命消息的集团领导干部大会上,一些子公司的中层干部却三三两两、姗姗来迟,有的甚至端着茶杯踱步走进会场;入座后,依然交头接耳。刚刚履新的楼晶、孙建华见微知著,找到了集团风险频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国企*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国企的第一竞争力就是*建,抓国贸的发展也要从抓*建做起。”在之后的集中调研中,楼晶和孙建华的这一看法更加坚定。的确,当时的国贸集团,“集而不团”的现象突出。由于子公司大多是专业性极强的业务单位,又先于总部成立,集团管控能力有限,尤其是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问题丛生。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国贸集团着手实施了*建“七大工程”,把*的领导嵌入所有子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新增调整*委副书记25人次、纪委书记13人次,配备专职*务干部人,并出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5条”。“尤为关键的是,国贸集团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委会前置研究程序,充分发挥*委把关定向功能。”国贸集团子公司省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雷翔介绍,集团要求“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先通过*委会研究讨论,再提交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决策,确保*委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在国贸集团,曾多次负责处理子公司危机的副总经理*道领曾被人称为“救火队长”。不过这两年,随着*建加强、风控体系健全完善,国贸集团实现了重大风险“零新增”的转变。如今,*道领“救火队长”的这个外号,也渐渐没那么多人提起了。这个昔日子公司频频暴雷的国企“后进生”,终于成为全省国企做优做强做大的标兵,省属国企考核排名从14位跃居到第2位。-THEEND-出品丨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监制刘刚执行
王世琪编辑丨翁杰
往期回顾
涌金策农村这件大事做好了,意义不亚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区域经济观察员
沪苏浙皖自贸区“结盟”发展,这件事靠谱吗?涌金策
浙江首个“村级市”为什么是花园村?原因是“三个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