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今天光明日报大篇幅报道,浙江日报AP
TUhjnbcbe - 2021/2/19 3:12:00
白癜风咋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今天,《光明日报》5版刊发了题为《西施故里之争何时休》的文章,随后,浙江新闻APP头条予以转载,并改题为《西施故里之争何时休?专家:坚决制止商业利益行为》,作为所有关心西施故里的人,这篇文章值得读一读。

光明日报截图:

浙江新闻APP截图:

全文如下:

西施故里之争何时休

作者:本报记者严红枫陆健本报通讯员俞燕

浙江诸暨西施故里的西施塑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位于浙江诸暨的西施殿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谁都没料到,一场文化研讨会竟开成“声讨会”——10月28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的“西施文化的当代价值研讨会”上,不少与会学者对“邻居”杭州市萧山区“争抢”西施故里的现象进行了
  西施故里之争硝烟再起

“西施是诸暨人,这是历史的结论。中间虽有几次插曲争议,也早已盖棺定论。”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元清在研讨会上说。

然而比邻的萧山并不这样想。

“最近很轰动的G20主会场播放的视频说西施在萧山浣纱,勾践在萧山卧薪尝胆;萧山的官方网站说萧山是西施故乡。”诸暨市史志办原主任陈侃章在研讨会上说。

陈侃章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那场西施故里之争,并主编过《苎萝西施志》等书籍。此次研讨会,他带来了刚发表在《文汇报》上的《〈苎萝西施志〉编修纪事》和《浣纱》杂志上的《西施关乎诸暨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陈侃章认为,与萧山的西施故里之争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结束。争论的结果已载入《苎萝西施志》及年第4期《绍兴师专学报》。两书刊登西施故里和越国史事,从先秦到近现代进行了系统梳理。国内著名的文史学家姜亮夫、缪钺、陈桥驿、*裳等都发表了文章,希望“正视历代史籍记载”“不能信口开河”。不过,萧山近期又提出,“西施出生于越地苎萝村(今萧山临浦苎萝村)”,与此同时,萧山所辖临浦镇官方也提出,“西施就出生在临浦施家渡村”。

陈侃章说,勾践卧薪尝胆之地是诸暨和绍兴,而浣纱溪就在诸暨。而在历史上,诸暨也未分过上、下诸暨,与余暨无涉,临浦也未属过诸暨(曾属过山阴)。“萧山县名唐天宝年间(约年)从永兴更名,临浦迟至宋代才叫临浦里,民国三年才有施家渡这个村。”

在西施故里问题上,明末清初萧山籍学者毛奇龄曾引用刘昭注释时写道:“《越绝》曰:萧山,西施之所出。”不过陈侃章认为,“萧山”二字,始于唐天宝年间的萧山县名,不可能出现在汉代《越绝》上,而刘昭之注也是一条无史可据的孤注。“此外,《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西施、郑旦的词条记述清楚,业界很早就对此进行了认定。”

萧山教师王玮常曾发表《西施出萧山》一文说,“西施出萧山,最早见于《后汉书》”。

“《后汉书》成于南朝刘宋,比萧山县名要早余年。萧山境内有几处西施古迹不足为奇,大概因为西施、郑旦由越入吴,途经绍兴、萧山、德清、桐乡、嘉善、湖州、苏州等,沿途各地都产生了纪念西施的古迹,有学者称之为‘西施之路’。”陈侃章说。

20世纪80年代那场“争论”因王玮常的《西施出萧山》而引发,当时国学大师姜亮夫、中国历史地理学著名教授谭其骧和陈桥驿等一大批专家并不认可“萧山说”。随后“西施出萧山”的提法便逐渐消失。

眼下,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全国各地纷纷从历史中挖“宝藏”,大打名人牌文化牌搞旅游。“这次西施故里争论再起,本质上也属于此类。”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萧山打造音乐剧《西施》引发争议

早在年,文化部就将“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设在诸暨。然而,今年初,一场争论又意外被点燃。

今年3月3日,《萧山发布》刊发信息:“请来了谭盾,投资2.58亿元,萧山要出奥斯卡大片《西施》啦。”该文披露萧山东方文化园将打造一台大型实景音乐剧《西施》,而该文标题就是,“萧山是西施的故乡”!

一石击水涌起千层浪。

诸暨文化学者何曾武说:“名人故里必须有大量的历史记载。西施文化远播海外,日本秋田县象泻町很崇拜西施,每年都要举行遴选西施活动,成为当地一项文化盛事。年诸暨西施殿复建落成,秋田县派出一个西施代表团到诸暨访问,还送了两棵合欢树苗,种在西施殿门口,如今已成大树。诸暨与象泻町也由此成为友好城市。”

4月6日《诸暨日报》
  应把力气花在文化挖掘整理上

面对不断出现的“名人争夺”“故里争夺”,有关专家认为,应该把更多力气花在文化的挖掘整理上。

杨元清说,西施是美的化身。如何把西施之美转化成诸暨的发展之美、城市之美、乡村之美,成为诸暨的地理标记、城市烙印?如何让西施之美人人可学、人人愿学、人人爱学,成为诸暨人乡音的守望、乡愁的守候?唯有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创新之路,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挖掘和放大其文化内涵;另一条是发展之路,将西施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

面对西施故里争议再起,历史学者林华东和原南京军区医院院长马炬明提出: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举办一个西施故里研讨会,解决这一并不难的文化学术问题,让各方现场提供史证,把问题搞清楚。要坚决制止从商业利益出发的行为,歪曲放大“片言只语”。

据悉,萧山湘湖的大型实景音乐剧《西施》即将开演,这部以“讲述西施传奇,传播萧山文化”为主旨的音乐剧的开演,会否引发新一轮的争议?

来源:市委宣传部

供稿:吴飞坚

审核:俞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光明日报大篇幅报道,浙江日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