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浙江日报刊发温职院大力培养现代工
TUhjnbcbe - 2021/2/8 1:07:00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450314.html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天目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

今日大榭综合编辑整理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期,宁波欧朗光电公司加班加点研发出电梯消杀装置——电梯紫外线智能杀菌灯,即将对外销售。同时,大榭税务局大力推行“涉税事、线上办”的“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切实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提供安全保障。这一先进科技及*策得到浙江日报天目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的共同

TUhjnbcbe - 2021/2/8 1:07:00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4680.html

《浙江日报》刊发

大力培养现代工匠

创业创新教育蔚然成风

温职院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毕业设计展上,温职院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

毕业设计展上,温职院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

“这个团队的毕业生,我们都要了!”日前,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届毕业设计展兼人才招聘会上,“书本包装机”设计组的5名毕业生被华联机械集团“打包”带走。招聘会还没开始,电气系研发智能机器人的10多位毕业生又被几家企业争相“瓜分”。

书本包装机

机器人

“温职院的毕业生找工作,大多不需要投简历。”此次招聘会上,该校名毕业生,引来多家企业带着余个岗位前来“抢”人,近半数毕业生签约。“这里的专科生比本科生还要走俏。”这让用人单位纷纷感叹“来温职院招人得趁早”。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届毕业设计展兼人才招聘会上,毕业生在展示设计的产品。

创新工作室走出牛学生

温职院毕业生受欢迎并非偶然,而是该校推进教育创新、长期破解职教学生培养难题的结果。

日前,记者来到温职院时,该校机械系的几名毕业生正围着一台机器做调试,准备参加浙江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只见一本书放置在机器内,几秒钟后这本书就被包装好并送入快递袋中,实现了书本的自动快递打包。

这台“书本包装机”的设计者,是毕业生潘邦林和他的几位同学。潘邦林没想到,看到生人会脸红的他,竟成为被多家企业“哄抢”的“牛人”。最终,他选择与业内知名的华联机械集团签约。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创业创新工作室老师邵志达的悉心指导。

5年前,邵志达还是温职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大二时就开始跟着老师做项目。“在具体项目中,学生接触到的很多东西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他现在的工作室每年都有10个大一新生进入,经过淘汰,最后剩下六七个。这里已经形成一种循环帮带模式:大二的学生带大一的,大三的带大二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和制作中。

像这样的创业创新工作室,温职院有60多个。仅年一年,温职院就新开设了致尚空间设计工作室、服装定制创业队、“携淘拍”摄影工作室等13个创业创新工作室。同时,温职院设有涵盖服装、轻工机械、家具、阀门等行业的研发平台46个,其中省市两级的研发平台19个,每个研发平台都对接着1个以上创业创新工作室,为老师、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携淘拍”摄影工作室

温职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机器人。

企业研发中心搬进校园

走进温职院技术研创大楼,一个个“高大上”的名字迎面而来:鞋类设计研发实训中心,全国鞋类师资培训中心,服装设计研发实训中心……这些实训室都是模仿企业车间打造的教室,有30余家企业更是索性将研发中心直接设在了这里。在这些实训室里,学生们一边动手操作,老师在一旁手把手地指导。

王剑是温州一家鞋企的负责人,他在技术研创大楼内设有一间童鞋工作室。每周,他都会来到工作室,对学生设计进行现场指导,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创意与他们分享。

“每年,学生们会为我们提供多款童鞋设计,其中,近三分之一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王剑说,把工作室设在学校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更早地物色、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这个毕业季,他招走了工作室里的10位优秀毕业生。

“有什么样的支撑产业,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有什么样的企业难题,就建立什么样的研究平台;有什么样的研究平台,就培养什么样的新技术应用型创业人才。”温职院的34个专业全部根据区域支柱产业、特色行业设置,形成了与汽摩配、泵阀、电气、服装、鞋业等温州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格局。

近3年,温职院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余项,获授权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科技到款余万元。

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温职院家具学院里,一间“萝卜头家具工作室”格外引人注意。角落里,4名学生正在绘制动漫,周围摆满了他们制作的动漫道具。家具学院的学生做动漫设计,似乎有点新奇。

即将毕业的阮凌昭是这个动漫小组的组长,她从小酷爱动漫。出人意料的是,没有动漫专业的温职院,却让她真正走上了动漫设计道路。去年开始,在老师及学校支持下,阮凌昭和同学们设计的动漫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越来越多的动漫发烧友找她们定制产品。她准备毕业后成立自己的漫画设计工作室,继续从事动漫产品设计制作。

“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我们都鼓励他们去做。提供活动场所、技术指导等必要的支持。”“萝卜头家具工作室”的负责老师罗德宇介绍,工作室里甚至还聚集了一群爱好古董的学生。

在温职院,学生在入学半年后,都可以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可以选择“技术型”和“技能型”两个层次,每个专业都提供了多个培养方向。比如,服装设计专业就设有服装陈列与营销、服装设计、服装制版等方向供学生选择。

“一切培养机制,都要以尊重兴趣和个性差异为前提,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温职院院长谢志远表示,学校将努力通过兴趣引导、老师指导和系统培养“三驾马车”的引领,积极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创新型“现代工匠”。

记者:徐齐、戚祥浩 

通讯员:姜瑜

评论:

职教重在授之以“渔”

又到了高考升学季。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好就业?同时,这也是高校毕业季,许多企业最关切的问题是如何招到优秀的人才?作为职业学校,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在毕业10年左右,在企业中层从事管理、技术研发的有一大批,年薪30万元左右的有一大批,进行自主创业的又有一大批。这些优秀毕业生,似乎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学生们有这样的成就?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的体会是,职业教育重在授之以“渔”,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首岗胜任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熟练工,让学生简单重复地动手实践,实现与岗位无缝对接。这种培养模式看起来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往往满足不了各方的需求。一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从事的这种熟练工的岗位,相对于与经过培训的其他劳动力没有竞争力,学生经过一段工作时间后往往可能跳槽,离开原来的企业;二是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希望有优秀的人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效益;三是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许多岗位会消失,许多新岗位会产生,时代发展需要适应新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01class以我在职业院校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3方面入手。

一是强调“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科院校往往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高职院校往往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线型”人才培养。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应介于复合型与“线型”人才之间,不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应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形成对接社会、对接行业、对接岗位的课程体系。

二是注重“训研创”一体化的培养。在对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把原来的“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延伸到“做中创、探中创”,形成以实训为基础、研发为动力、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是注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校要利用科研优势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吸引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学校。学生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项目研究,了解企业的需求,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题,学生毕业后不少直接输送到企业。同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模式。

点评作者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谢志远

戳我直接前往浙江日报

■来源:浙江日报

■本期编辑:候丹妮

■责任编辑:虞心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日报刊发温职院大力培养现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