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了20年前的一个承诺廿八都古镇保护的
TUhjnbcbe - 2021/2/5 4:35:00

我今天要讲廿八都的故事

往事历历

一拥而上

就如放电影一般

从哪儿开始呢?

光明日报社浙江分社的社长叫叶辉,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起聚会,他就突然跟我说:何市长,我要写一篇文章,题目叫“何市长和他的两个儿子”。我当时没反应过来,那个时候计划生育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如果谁违反了计划生育,那是要一票否决的。我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可没有违反计划生育。他就笑了,他说,你这两个儿子啊,一个叫廿八都,一个叫清漾。当时在场很多人就哄堂大笑。仔细想想,还真像那么回事。后来大家就会经常的拿这句话跟我开玩笑,说你的儿子怎么怎么了。

慢慢的我也就接受这个观点了,我仔细的想也是的,廿八都真的就像我儿子一样啊,为它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啊,常常午夜醒来,想着怎么样把它保护下来,那其中的千难万难,就再也无法入睡。但也就那个时候,会想出一些自认为很好的主意。所以我就觉得挺贴切的,接受了这个观点。

我开始回忆,我怎么会想到去保护廿八都的这个古镇的?

我担任*府副市长的时间是从年到年,这十年其实是我们江山财*非常困难的时期啊,所以在那种时候,我作为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每一条线都是花钱部门,但就是没有钱花。

廿八都故事开始的时候,其实我还没有到*府岗位,我是*协副主席。我估计是95或96年的时候吧。有一次,建设局副局长告诉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仲德昆教授对我们的廿八都特别有感情,正帮我们做保护规划。希望我去陪他一下。于是那天我很高兴的认识了仲德昆教授。一路上他给我们讲解江山的历史文化,那个时候我对江山的历史文化了解还非常少。教授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学识渊博,我对这个教授的印象非常好,一路上感觉像回到了大学时代,听老师讲课。然后呢,经过广渡村,我们就到了廿八都古镇。

然后突然的,没有任何防备的,我突然发现那个教授就在那里大骂一个人,及其愤怒,完全失了风度,和一路上的温文尔雅判若两人。我后来知道那个被骂的人是当时的廿八都的镇长。那么那个镇长呢,就被他骂的就低着头蹲在那个路边上,一直抱着头让他骂。当时我非常的奇怪,我想一路上一个文质彬彬,说话都轻声细气的教授,怎么突然就变了个样子?那个破口痛骂的样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后来等他骂完以后,我就问他,我说教授,我没想到你还有这么狂烈的这么一面,你怎么会这么激动啊?

然后仲德昆教授就说:你知道吗?你们廿八都有多好?

他告诉我,廿八都有多个姓氏,10多种的方言,最重要的是它的建筑风格非常的多样,它可以说是一个建筑博览馆,它有浙式的建筑,徽式的建筑,闽式建筑,赣式的建筑,甚至有欧式的建筑,各种各样风格的建筑在一个古镇出现,这在全国极为罕见。他带着我一栋一栋房子的介绍,是他给我做了一个廿八都的导游,我是第一次这么全面的去认识廿八都,我听了以后非常的震撼。他说,我给你们廿八都做保护规划,我做的非常的认真。我把你们的老区和新区做了区分,老区保留它不要动就可以了,新区你们建的房子要跟老区保持同样的风格,那么再过20年之后,新区就变成了老区,老区新区在未来融为一体。这么好的一个廿八都,未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在中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建筑形态。我的学生写毕业论文,我就让他们都到廿八都来,因为这里有足够的题目可以写。我听了以后非常的震惊,我这才明白教授为什么大发雷霆。我就在想这么好的廿八都啊,我们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呢。

现在回过头来,我也非常理解那个镇长,就是为什么他就蹲在那个路边上抱着头让仲德昆教授骂。其实这个镇长也是个非常明白的人,他在这个教授的指导下已经知道了廿八都的价值。但是那个时候镇长手上也是没有钱去造新区,房子是老百姓自己的,他爱怎么造就怎么造,他想造成铝合金,不锈钢,贴上马赛克,认为这样才体面,才时髦,才显得像新房子。教授要把它弄成还是像老房子那样,老百姓可不愿意。这个镇长呢,又没有办法,所以他只能让这个教授骂。所以我想这个镇长啊,既可爱可气又可怜啊。

九七年五月份,我到了*府任副市长。廿八都镇*委书记叫徐惠民,原是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他刚上任不久,我就专门跑到廿八都去,我就跟他说廿八都是一个太好太好的宝贝,我说你在这儿当书记,我对你就是一个要求,也是一个任务,你必须把廿八都给我保护好。我的要求是老镇区不能拆一所老房子,不能建一所新房子。但是我没有钱给你。那个时候江山财*非常的困难,困难到什么程度呢?连*府发工资都不能保证,常常要到外面去,到省财*去借钱来发工资。

那个徐惠民书记,每次来看我就是告诉我,我快被老百姓骂死了。那些老百姓天天要求拆老房子,要建新房子。因为廿八都那个地方有经商传统,老百姓也比较灵光。他们挣钱也比较早,赚了钱,都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要建个新房子。怎么办?我在想怎么办呢?有一次,正好是中央电视台来拍我们江山的白鹅。宣传部长说都是文化人嘛,你去陪一下。我就拼命给央视记者介绍,我说我们江山有一个古镇,叫廿八都古镇,那么美丽,那么奇特,但是现在我们的乡镇领导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老百姓不理解,我说你能不能去拍拍我们的老百姓?去拍拍我们廿八都的书记是怎么被老百姓骂的?后来果然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真的就把镜头对准了我们的廿八都,就拍了十几分钟的一个专题。那个时候啊,老百姓对媒体方面的意识也不强,后来电视台就全部播出来了。可能也是那个电视台记者跟大家建议说,你可以带老百姓去你们边上安徽的西递宏村,看看他们的古村落怎么保护。于是徐惠民书记就带了很多的村干部,就到了西递宏村去看,这对老百姓有触动。同样是古建筑,人家为什么能够保护的那么好?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开始慢慢的感觉到宣传的重要。我们的古镇怎么保护。房子是老百姓的。*府没有钱,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老百姓自发地去保护,所以我想我们要借势,怎么样能够借势,用别人的力量来帮助我们保护这个古建筑。我就想办法去找各种各样的,有可能给我们帮助的人。

年1月,谢晋导演来了。看完我们的廿八都,他非常的震惊,说了几句话。

第一句:“张艺谋如果看到你们的大王庙,‘菊豆’这部电影绝对不会放到歙县去拍”。

第二句:“我一定要给廿八都拍一部电影,你来写剧本”。

然后他又重重说了第三句话:“你们的廿八都实在太好了,你一定要给我保护好”。

图片来自《廿八都镇志》

我当时就答应,我说,我一定给你保护好,你放心。他说,你不要答应得那么快。这很难。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

是的,我后来才知道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但是既然答应了,我就一定要做到。在谢晋导演8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跟当时的镇*委书记毛培泉,一起到上海去给谢晋导演祝贺生日,并且聘请他作为廿八都镇的荣誉镇民。后来我们又找到了张纪中导演,一个是拍电影的,一个是拍电视剧的。

有一次,在谢晋导演的家里,我们看到了一本书“楠溪江古村落”。一本装帧设计非常漂亮大气的书,是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教授写的。我就通过查询台找到了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教授,希望他为我们的廿八都写一本书。陈志华教授是林徽因的学生,一个把古建筑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的学者。后来他让他的博士生为我们写了四本书。分别是“廿八都”,“清湖码头”,“峡口”,“仙霞古道”,我估计有将近万字。这个书后来由雪花啤酒集团独家赞助,由三联书店出版。江山*府购买了册作为宣传江山的礼品书。

陈志华教授让我们知道一个廿八都没办法申报世界遗产,后来他建议我们把仙霞古道捆绑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有一次,我在人民日报华东版看到了一篇题目叫“古村行将消失”的报道,整整一版,报道写的是楠溪江古村落的生存状况堪忧。看完那篇大报道,我非常的激动,马上去找这个人民日报华东版的记者娄靖,写这篇文章的华东版编辑室主任。我给她打电话,非常希望她来给我们的廿八都也能够写一版这样的文章,后来她真的来了,对廿八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采访。给我们廿八都也写了整整一版,题目叫“文化飞地廿八都”。就是那次,我们的廿八都才真正开始了第一次的宣传。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了我们的廿八都。

应群颖当时还是我们旅游局一个市场科的科长,她联系了中央电视台,想尽办法,三年时间为我们江山,包括廿八都免费拍了13个专题,全部在央视各频道播出。所以我说我们江山旅游的宣传啊,应群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又开始组织文化人花几年时间,编写了86万字的廿八都镇志。江山的文化人,为我们江山的文化工作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86万字的廿八都镇志有相当高的水准,并且由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了总序。

后来我又找到了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欣淼,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找到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刘梦溪先生就带了大批专家学者,在我们江山举办了第一届休闲文化论坛。那是5年,所以我们江山在这方面是非常早的。刘梦溪吃了廿八都的豆腐还留下一句著名广告词:“廿八都豆腐太好吃了,----绝不亚于最好的女人”。

有一次看到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在介绍阮仪三教授,我又通过查询台找到他,希望他能像保护周庄,平遥一样来保护廿八都,他让我去参加了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申报培训班”。

我们又找到了省文化厅的文化产业电影处,争取到第一笔课题经费两万元。今天觉得两万元算什么,但是在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讲,这两万元是第一笔争取到的,可以用来保护廿八都的经费。我们想,能够做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笔课题经费,所以我们用其中块钱做了一个叫“廿八都聚落文化迁徙调研”的课题,做了厚厚的一本。所以我们今天才可以清楚的介绍,为什么我们廿八都是个姓,13种方言。每一种姓氏从什么地方迁来?什么时候迁来?这元是付课题稿费用的。另外块钱呢,把所有廿八都的精美照片收集起来,做了一本精美的画册。这些照片都是沈天发数年的心血,才付了元。。

为什么想到做画册?是因为当时到廿八都去的路非常之艰难,要翻过那个陡峭小竿岭,盘山公路上,盘山公路下,从江山城里到廿八都镇要两个半小时。有一次陪文化厅副厅长连晓鸣去廿八都,正碰上修路,车子底盘哐当哐当,像耕田一样一路撞击前行,司机心疼得一路唏嘘。回城我们只好到交警队另找一辆吉普车坐。所以我想做一本画册,我们可以用这个画册展示廿八都,然后介绍到外面去。有了画册以后,对廿八都宣传介绍就直观得多了,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后来我们又找到了乌镇的董事长陈向宏,因为他的乌镇当时已经非常成功了,所以我们去找陈向宏,希望他来投资我们的廿八都。

陈向宏的乌镇模式是他陈向宏一个人身兼数职。乌镇开发公司董事长、桐乡文化旅游局局长、市*协副主席,乌镇*委书记,他四个职务兼于一身,乌镇开发取得成功。乌镇开发的第一笔钱,就是几个部门凑了大约一千一百万,然后就开始启动。乌镇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但是当时的乌镇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古镇,和江南六大古镇并列。所以我们特别希望他来投资,而陈向宏对我们廿八都也是情有独钟,来了很多趟,把我们廿八都的那张地图,翻来覆去都看破了,很破很破,都破成碎片了,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来投资。

在这当中呢,还出过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有一次突然听说大陈村的祠堂门上的牛腿被偷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打电话给廿八都书记,然后廿八都就马上成立了古镇保护的巡逻队。要日夜巡逻,防止再出现古建构件被偷,因为廿八都的每一个东西都那么精美。有一年冬天又出现古建筑被烧毁的情况,一位老人不慎用火意外伤亡。我们又从消防这一块加强了古建筑防火保护。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但是,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还是老百姓的不理解,*府没有钱保护维修,老百姓迫切的想要拆老房,盖新房。我们呢,死死的守着不让他们拆,不让他们盖。

最难的一次,毛培泉书记来跟我讲,他说那个老百姓就跪在他的面前,说求求你让我盖新房子吧。他说我的两个儿子一个30岁,一个33岁,到现在娶不到老婆。所有的女孩来我们家,江山人叫看人家。女孩进来一看破房子,转身就走。他说我没有办法了,希望你不管怎么批准让我盖个新房子吧。还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两个女儿,就是一间房子,孩子小的时候没问题,后来两个女儿长大了,就都在外面打工,她们都没办法回家,因为回家没地方住,也没有地方换衣服,两个女儿已几年没回家了。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纠结和崩溃,我们在想到底应该怎么办?毛培泉说,我看到他们老百姓这样跪在那里,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我们不是说为人民谋幸福吗?我真的不知道跟老百姓怎么说啊!

在这种时候怎么办?如果我们心软一下,就让那个最困难的人建一个房子把。但是我想,如果同意了一家人,让他造新房子,拆老房子。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想整个廿八都一定是一片瓦砾。大部分的老房子都会被拆了。因为有太多的人都想造新房子,他们都已熬啊,盼啊,等啊,已等了太久。每一次我带了客人,带了专家到廿八都去。那里的老百姓都认识我,他就会说,何市长,你又来看我们的破房子啦,我们天天都想把这破房子拆掉,我们也想跟你们一样住新房子,我们不愿意住在这种老房子里。

这才是我们廿八都保护最难的地方。廿八都的*府也好,廿八都的老百姓也好,在古镇保护的过程当中,他们是承担了非常巨大的牺牲的。

我们积极努力争取,江郎山廿八都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那是另外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时候,江山市委市*府,经过多次考察研究,决定去仿效乌镇的保护思路,通过部门集资来筹集保护廿八都的资金,每个部门出一些钱,然后我们把廿八都最重要的部分把它保护下来。确定方案后,成立领导小组,3年旅游局副局长应群颖带领团队进驻廿八都,夜以继日进行了全面的资源和市场摸底排查,完成了廿八都第一个旅游策划。她信心满满地看好休闲度假旅游趋势,到处“游说”说我们一定一定要发挥廿八都肩挑*山、武夷两座世界名山的优势,提出“住廿八都古镇,游中国名山”的市场定位,即廿八都从此不走观光旅游这条路,而是免门票打造度假型古镇,只有通过“用”才能促进“保”,并请我出马聘请了陈志华、毛昭晰等专家担任“度假古镇”顾问。当把所有的资料全部弄好,正好准备要开始集资的时候,突然一个消息传过来,江山要建高速公路了。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江山的交通非常的困难,有句话叫“江山到车子跳”。公路质量差,非常的难走。所以有一条高速公路是江山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部门筹资保护廿八都这件事就变成了汇集所有资金筹建高速公路了。顾全大局,我们只能表示也能理解。后来一想,我们借此机会就用建高速公路的安置方案,把最困难的几户人家进行了安置,让最困难的几户能够搬出去建新房,先解决这些最迫切的问题。

把那些最困难的人家安置好以后,应该说也稍微缓解了*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对立情绪。没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高速公路带来了另外一个危机。那是5年的时候吧,那天*府常务会议很普通,我开始没有在意,然后发现其中有一项是*府常务会议要通过江山高速公路的方案。然后我就很仔细的问了一下,我说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怎么走。他们就告诉我,这条高速公路怎么走呢,从碗窑那边过来,然后就一直从清漾和江郎山之间穿过,再通过去以后三卿口古瓷村没了,戴笠老家没了,仙霞古道没了,因为那条高速公路直接通过,再打一个隧道,从仙霞古道里直接打过去,然后饶廿八都而过。

当时我听到这个方案的时候,我觉得头嗡的一声,简直就蒙了。我说,这一条高速公路,如果就这样通过去的话,那江山的旅游不用搞啦。所有的旅游景点在一条线上,全破坏了。清漾村没了,清漾村那时候还不是国家级风景区,清漾村那时还没出名。江南毛氏祖居地还没有得到确认;江郎山呢,一条高速公路就从江郎山的鼻子尖擦过,那么江郎山变成什么啦?像一个盆景吗?江郎山那时还不是世界遗产;再然后戴笠密宅没了。戴笠密宅,之前就有老干部写信给省委书记就要求把戴笠密宅拆平;三卿口古瓷村没了,三卿口古瓷村,那个时候还没有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就是山沟里几所老旧的房子;仙霞古道那是一条千年古道,也没了,因为一个隧道打过去,那所有的仙霞古道沿路风景将全部破坏殆尽。

我说这条高速公路不能这样走!

后来说起当时的场景,大家说听到我的反对,他们都蒙掉了,怎么还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呀?我们大家都日盼夜盼,盼望这条高速公路尽早的开始动工兴建。我说我们建高速公路是为了什么?我们江山文化旅游的资源这么丰富,如果因为一条高速公路把它全部破坏了那该多可惜,我们怎么对历史对未来交代?怎么向老百姓交代?但是当时大家告诉我说,这个高速公路的方案不是来征求我们的意见的,这是国家高速公路指挥部已经定的方案,往我们这里通过,不过是走一走程序。

我知道他们说的也有他们的道理。在这条强大无比的高速公路面前,江山旅游文化的价值变得那么微不足道,底气不足。可是,如果我不说,就没有人说了。所以不管怎样我都要坚持。结果变成大家都反过来说服我,说江山旅游没什么搞头,做了这么多年也没几个游客。希望我放弃,这个高速公路方案就可以通过。就可以进入下一个议题。那天我坐在对窗的位置,窗外天很蓝,可我觉得我真是很孤独很无助。心里两个意见在挣扎,坚持还是放弃。只要我点一下头,这个高速公路方案就通过了。想到挖土机马上将向着清漾村,古瓷村,戴笠密宅,还有仙霞古道那每一块千年来被磨得发亮的石头开去,所到之处,古建文物再也不复存在,心里痛得不能呼吸。真是不甘心。我低着头,死扛着,就是不同意。

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理由,在4年的12月,我们江山市*府向建设部提交了仙霞古道申报世界遗产的报告,这个是以江山市人民*府名义向建设部提交的报告。当时陈志华教授建议我们,他说廿八都申报世界遗产,估计没这个可能性,因为江南六大古镇都没有申报下来,但是仙霞古道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向建设部提交了申报世界遗产的报告。

我说如果我们的报告提交上去了,专家们接下来下来考察,一看,我们已经把这个整个仙霞古道都打成隧道,全部破坏了,那我们怎么交代?最后可能这一点意见说服了大家。于是同意由我带队带上交通规划文化旅游部门。去再做一次调研,于是我带着这些部门重新的把这条路进行了调研,最后我们提出新的规划线路方案,整个绕开江郎山,清漾村,包括三卿口,戴笠密宅,仙霞古道,全部绕开。这就是今天我们的高速公路走线。唯一遗憾的是,这条高速公路离仙霞古道还是太近了。

然后我们把这个改线方案提交到国家高速公路指挥部,最后,我觉得特别欣慰的是当我们这个方案提交以后,高速公路指挥部接受了我们的方案。等我们这条高速公路建完以后,国家高速公路指挥部就把这件事情作为他们高速公路支持地方发展旅游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来报道。当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的确特别让人开心。是他们支持改线,最后通过的方案保护了我们江山的文化旅游的资源,才有后来我们江山旅游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所以我们的确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高速公路开通后,江山市人民*府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通过向国开行贷款万启动廿八都一期修复工程,省长又给予重大支持。8年的4月27日,清漾村一期工程竣工典礼。4月28日廿八都工程开工典礼。后来国家文物局专门派了大批的专家来考察我们的廿八都,对我们廿八都的保护规划做了充分的肯定。说的廿八都的保护做得特别的好,这里面就充分体现了仲德昆教授倾注的心血。这一个保护规划,做了整整12年。所以这个廿八都的保护规划是因为这样精心的做的,这里面还有应群颖团队,坚持多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铺垫,所以我们的廿八都做得非常的好,非常的细致,详实,修旧如旧,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规定。所以国家文物局把我们廿八都作为古街区保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范例。

后来我带很多的教授专家,近年带人民日报的常务副总编卢新宁女士,国广东方的董事长宫玉国先生,还有中央电视台领导尹力先生,我都会带他们到廿八都的旅游接待中心,快要进水安桥的那个地方,我会让他们站在那个上面看一眼廿八都的全貌。

20多年的坚持,我们给廿八都留下了什么?就是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古镇区风貌。就是谢晋导演说的,一个电影镜头里面,没有电线杆,电线,没有马赛克,铝合金,没有现代建筑。这就是我们20多年保护的成果。是廿八都镇历届*委*府的领导和廿八都的老百姓以及我们江山市委,市*府的领导作出的辛苦努力,还有江山文化人付出的努力,才保留了今天一个完整的古镇区。廿八都,今天即使放眼全中国,她在所有古镇当中,也是非常独特,非常精彩,具有非凡价值的,一个无可替代的古镇,一个多元建筑风格,多元风俗民情的活化石。

今年也是谢晋导演来廿八都二十周年。二十多年来,他是唯一一个给我下任务,要求我保护廿八都的人。他不是我的上级,我们也没有工作上的关联。他要求我保护廿八都,完全是出于对中国古建筑和中国文化的热爱。这个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文化大师,虽在8年已驾鹤离去。但他永远是廿八都的荣誉镇民。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谢导,我们把廿八都古镇给您保护好了”。

您听见了吗?

作者

何蔚萍

图片

国家地理中文网

编辑

飞鸟与禾X艾六天

审核

应群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20年前的一个承诺廿八都古镇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