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提问ldquo十四五rdquo丨
TUhjnbcbe - 2021/1/14 5:00:00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杭州通过打造西溪湿地推动城市治理和发展。图为西溪湿地“秋芦飞雪”。记者林云龙摄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0.6%,浙江已达70%,杭州更是高达78.5%。根据城镇化发展S曲线理论,当一个国家城市人口超过20%,城镇化加速;到50%左右则进入相对减速期;到70%时,城镇化将趋于稳定。

浙江已进入城市化的“下半场”。“十四五”期间,浙江该如何统筹打造都市圈,什么样的城市更适合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日,浙江日报、浙江省公共*策研究院主办的“提问‘十四五’系列高端智库沙龙”之——“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治理”在杭州举行。与会专家就“十四五”期间浙江如何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构建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城市化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绿色、智慧、创新、人文、宜居型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俯瞰龙港。拍友董其泼摄

大国大城——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这两年,是浙江城市发展中极具标志性的年份。年,浙江人口持续增长,杭州人口净流入居全国第一,宁波全国第四。杭州的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从特大城市晋升为超大城市。在中国五类城市规模划分中,“超大城市”是最高等级。

同时,到年末,浙江常住人口万,城镇化率达到了70%的门槛。在城市学研究中,70%的城镇化率意味着城镇化从“农民进城”的上半场,步入“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的下半场。城市的规模效应愈加突出。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毫无疑问是“十四五”期间浙江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大城市的成长,才能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省*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占恒指出,城市化和“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三个核心要义密切相关。“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有产业基础,聚集了高端要素,集聚了人才。比如我们在说新发展格局的枢纽,很重要的枢纽就是大城市。中国进出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就是因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双循环’的枢纽。”

“城市治理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发展问题、创新问题。怎样培养成长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应该成为城市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三新’形成不起来,城市就会衰落。”郭占恒说,“城市能不能跟上新发展格局的步伐,就在于你这个城市能不能集聚外来人口。”

那么,该如何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如何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和竞争力?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表示,杭州通过打造西溪湿地推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最后落脚点是宜居,‘宜居’是检验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试金石”。江山舞解释,西溪湿地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探索了从“湿地公园”到“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再到“POD(ParkOrientedDevelopment以公园为导向)发展”的转型之路:不仅在城市“边缘地带”建了一个公园,更成功吸引浙江大学、阿里巴巴总部、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之江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随后,依托湿地衍生业态,形成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成为杭州的一个新增长极。

江山舞表示,在“十四五”期间,要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问ldquo十四五rdquo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