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浙江日报再次
TUhjnbcbe - 2020/12/18 19:11:00


  今年2月以来,龙游各乡镇完成农村危旧房的排查鉴定工作。赶在汛期前腾空危房住户,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场农村危旧房治理攻坚战正在龙游全面打响。


  这项工作也受到了上级媒体的
  6月18日,龙游县石佛乡夏家村,站在青砖白瓦、古色古香、即将完工的新房前,徐建设充满了感激和期待,不久后,他们一家就可以住上漂亮的新瓦房。


  龙游多山区、半山区村落,危房、地质灾害点广布。今年2月以来,龙游全县各乡镇已完成农村危旧房的排查鉴定工作。赶在汛期前腾空危房住户,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场农村危旧房治理攻坚战正在龙游全面打响。

治危工作等不得


  “危房解危事关群众安危,坐不起、等不得。”从去年开始,浙江全面打响治危拆违攻坚战。龙游全县农村危旧房解危工作一次又一次摆上县委、县*府议事日程。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力以赴推动解危工作。


  龙游对县域范围内危旧房进行全面排摸,共排查出C、D级危房户户。


  龙游湖镇镇童家仓村属半山区村,共鉴定出C、D级危房户。连日来,湖镇镇童家仓村村委会办公室一片忙碌,村*支部书记沈炳军的电话已成为热线,“裴建明电话打了吗?何权喜两儿子的建房指标问题解决了吗?”村里忙着40户C、D级危房连片腾空工作,要赶在汛期前完成全部幢C、D级危房的腾空。沈炳军满眼急切,“危房治理和拆迁征用、城中村改造的赔偿*策有区别。村民的补偿需求不一致,这一块工作非常难做。”


  难题如何破?童家仓村村两委发动50多名*员,不分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串门讲*策、摆事实,并审批划出10亩地,用于危房户重建新房。经过挨家挨户的思想工作,40户村民已基本同意签约。村委会主任廖人骥告诉记者,40户危房连片拆除后,空出的土地和村规划的土地一起,作为未来童家仓村以及大桃园、马头新村、赵家山3个自然村的建房用地。


  “这样可以把3个空心自然村村民新建房集中到童家仓村,加强规划和拆后利用,缩减住宅用地指标用于退宅还耕。”廖人骥算了一笔账,住房集中规划后全村可空出27亩地退宅还耕,可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补助部分危房户。

集中养老乐悠悠


  “危房治理,不能一刀切,还要讲究办法,替危房户把所有事想在前头。”作为此次农村危房解危的牵头单位,龙游县规划局副局长管伟杰倍感压力,但是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决心。他说的办法是龙游正在实行的集中养老、农民入城、*府兜底等针对危房户的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


  沿着大街乡环山道路行驶近30分钟,记者来到新建不久的新槽村老年公寓,这里住着10多户需要照料的危房户。


  今年67岁的周礼权是老年公寓的新住户。生于此长于此的他,已在老房子里住了30多年。经过村干部一次次地交心、沟通,原先“死也不搬”的老人最终不再执于一念,和家人住进了新房。周礼权是低保户,又患有智力障碍,入住老年公寓后,村里代替他还在读书的儿子担起了“养老职责”。不仅有专人负责生活起居,每天午饭和晚饭前,还有专车来接他们去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用餐、活动。

生活在新槽村老年公寓的老人


  针对像周礼权这样的危房户,龙游采取集中养老的模式,目前全县已引进民营中小型养老院两所,新建*府性养老院9所,共安置五保户户、孤寡老人人。


  此外,龙游将因病因残导致无力修缮房屋的困难户列为*府救助对象,设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施原地加固修缮,并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修缮房屋进行认定,作为以奖代补依据,最高补助3万至5万元每户,近3年来共修缮此类房屋户,补助金额达到万元。


  石佛乡夏家村的徐建设住了30多年的土坯房,两个月前被鉴定为D级危房,徐建设无力建新房,又找不到合适的出租房。村里不仅向他提供了一套临时过渡房,还为其申请到了1万多元建房补贴。记者来到夏家村时,徐建设正和师傅们在粉刷新房的外墙,按正常进度下个月全家就能搬进新房了。“我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新房,真是太开心了。”徐建设笑着说。

集聚区里住新房


  “危房治理,其实也是一项精准的民生工程。”龙游县规划局城乡规划管理处主任徐正华这样认为。自从参与龙游农村危旧房治理后,徐正华在全县各乡镇奔波,见证了一地又一地的“旧貌换新颜”。


  粉墙黛瓦马头墙,一派徽派民居风格,既有单身公寓,也有三室四室的公寓,还有排屋……这是记者看到的龙游县溪口镇的农民集聚安置小区翠竹小区。最近,这里将迎来溪口镇、大街乡、沐尘乡、庙下乡等户危房户的入住。


  近年来,龙游先后建起晨东小区、芝溪家园、翠竹小区、阳湖小区、高坪桥小区、新槽小区等10余个县、乡级“集聚区”,一个“集聚区”对应附近数个乡镇。


  通过打破户籍界限,龙游出台拆旧建新、下山安置等*策,把地质灾害防治范围及山顶山腰的危房户及时拆迁纳入除险安居工程。危房户可自由选择进城、进镇、进村多元化异地集聚解危方式,以成本价购买集聚区的房子。


  以翠竹小区为例,符合条件的危房户只要支付每平方米元的成本价就能入住。近年来龙游已向大型“集聚区”转移安置了户,涉及人口人。


  “由农户根据各自愿望和生活习惯自由选址落户,不仅是危旧房治理的需要,更是一项实在的民生举措,能促进城乡统筹的更好发展。”徐正华说。

(来源:浙江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日报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