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央视大篇幅报道,浙江日报两个版面点赞
TUhjnbcbe - 2020/12/8 4:12:00
新市

媒体点赞

新市喜获央视、《浙江日报》点赞

新市好声音不断

近日

央视CCTV-4《远方的家》系列节目

《大运河》第14集

《运河畔的山水家园》

大篇幅报道大运河畔的新市风情!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

今天《浙江日报》专版报道

新市镇全面提升百姓获得感

《浙江日报》要闻版报道

新市镇城西村村民享受文化生活的距离之变

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

江南“百老汇”,千年“小上海”。德清新市镇,古称“仙潭”,镇内河道如网,水街相依,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成了典型的江南风情,地道而朴素,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回首历史,丝绸、古镇、大运河,造就了车水马龙的浙北商贸强镇;摊开蓝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美丽城镇加快建设、民生实事快速推进,古镇新韵不断展现,越来越成为宜居宜业之地。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如今这座江南小镇,正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城市发展节拍,迸发运河魅力,展现现代活力,步入全新的赛道。

01

文旅融合 走向深入

古镇羊肉飘香,近日,新市镇举办第24届羊肉*酒节,镇中心广场的舞台上载歌载舞,舞台下,老字号羊肉店直接把柴火锅搬到了现场,每个摊位前都人气爆棚,游客排起了长队品尝羊肉。现场还举行了金牌汤包赛,挖掘传统美食文化,19位选手制作汤包,一较高下。


  “这既是传承新市悠久饮食文化的节庆盛事,也是新市镇以节为媒、以节会友,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新市镇*委副书记、镇长许哲锋介绍,除了羊肉*酒节,当地每年还会举办“蚕花庙会”“文化走亲”等特色活动,广迎四方宾客。


  据了解,新市有着千年古韵的水乡风貌,又有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一直以来,新市镇积极试点文旅融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在这里充分地碰撞。今年,该镇通过基因解码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同时打造文旅驿站、探索文旅直播,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就在前不久,新市镇举办“泽国水乡·人间仙潭”畅游新市古镇文旅直播,民俗风情浓郁的演出配合主播带货直播,吸引了线上10万多名观众在线观看。

今年重点打造运河新天地文旅综合体,目前基础施工正在稳步推进,结合大运河文化带的规划对新市古镇3个半岛沿河区域内部商业区、艺术区等区域的打造,建成一个集民宿、文化、艺术等多元素融合的文旅综合体,加快推动新市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原有的古镇风情、独特的文化大餐、完善的配套设施,如今,古镇新市正迸发新活力,迎来了短途游的新一轮高潮。今年国庆期间,新市镇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达到人次。

02

民生实事 枝叶关情

家门口就可以看杭州名医,眼下,随着位于新市镇新区的杭州医院(医院)即将投入使用,新市百姓就能就近享受这样的“福利”了。


  据悉,杭师大将对医院进行全面托管,并在此基础上,与新市建保集团共同推进“4+1+1”高水平医疗联合体建设。


  为了满足市民们的就医需求,异地搬迁项目引入了更多智能化医疗的功能区设置和设备添置。如德清首例智能箱体物流系统,连通了门诊部、医技楼、住院部等科室,可以快速传送患者急需的药物和需要检验的标本等。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医院异地搬迁是新市镇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民生实事的推进是人大代表的重要工作,我们充分倾听民意,回应百姓期盼。”新市镇人大主席施小强介绍,今年年初,该镇人大代表通过议征、预选、票决三步走最终确定了新市镇年十大民生实事,在财*上优先保障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并积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民生实事的推进。


  目前,新市镇年十大民生实事正在全力推进,其中新市镇运河景观改造提升工程二期项目已经完成,美丽城镇样板建设项目迎来验收,新市镇小区“污水零直排”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接近尾声,大大提升了当地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03

城乡一体 幸福家园

 初冬的暖阳下,走在改造后新市镇的运河公园里,放眼望去,宽敞的步道、养眼的绿化、可避雨的公共活动区,每当夜幕降临,周边居民便来遛娃、散步,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


  “在运河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带,特意保留了码头、吊机等原有的工业遗迹。”新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运河公园将古镇景区、运河新城串点成线,成为了新市镇美丽城镇建设的“靓景”。


  纵观新市的美丽城镇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外立面改造、公园建设,而是深入城市肌理,实现古镇的有机更新。今年新市镇按下美丽城镇建设快进键,共涉及60个项目,总投资多亿元。将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保质保量推进项目,推动新市朝着美丽城镇特色化高品质阔步前进。


  美丽乡村与美丽城镇同行。新市镇宋市村以一张“幸福卡”开启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作为德清县打造“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试点,该村运用“大数据”加强“平安三率”的宣传,着力建成“清廉宋市”码上阳光村务平台。村民在家门口扫描
  随着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满意度也在稳步提升。自新市镇基层治理四平台建成运行后,接入指挥室的“雪亮工程”监控点共有多路。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食品问题、安全隐患等事件3万余起,全部办结。


  在*建引领下,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社区创新实施“一核四特满天星”集成服务治理模式,开展“红色·匠心”“智慧养老”等特色便民服务,化群众跑为干部跑,“红色跑小二”上门服务每月平均余件,办结率达98%。成立“红色物业”,加强小区业主、物业之间沟通联系,在萌芽处化解矛盾,随着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也在稳步提升。


  德清县委常委、德清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新市镇*委书记施震海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力打造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共建更具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新市。”如今,在新市,古镇新韵美如画,幸福生活款款来……

04

以文化人润泽城乡

从30公里到米,是德清县新市镇城西村村民享受文化生活的距离之变。

不久前,德清县新市镇第二届村落文化节暨文化走亲活动在城西村文化礼堂举行,精彩的节目,热闹的氛围,赢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年底,城西村新建的文化礼堂建成投入使用,常常举办文化表演、越剧下乡、电影巡演等别开生面的活动,为村民们送上了一道道文化盛宴。城西村*总支书记沈建平说:“一个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整个村精气神、凝聚力就有了。”

 

 

11月15日中午时分,64岁的俞水根来到农家书屋,挑选了一本农技手册翻看起来,他说:“过去,我们借书要去县图书馆,离村子有30多公里;如今,家附近的农家书屋有多本书,我隔几天就要来转转。”

唱响新市好声音,

我们继续努力!

-END-

新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大篇幅报道,浙江日报两个版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