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变城市,融城加速度
从温州南动车站出来,曾华坐上公交车,沿着灵霓大堤,一路向东,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洞头老家。“现在来回很方便,到动车站和温州鹿城区都有公交直达,自己开车的话更快。”曾华曾在洞头生活了20多年,如今在温州市区开了一个海鲜水产店,经常往返于鹿城和洞头,对于出行变化的感受特别敏感。
作为全国14个海岛区(县)之一,洞头拥有大小岛屿个,海域平方公里。众多岛屿,一方面赐予了洞头得天独厚的美丽风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海岛悬孤海上的困境。很多洞头人都记忆犹新,以前从海岛到温州市区,要乘坐轮船,如果遇上台风天气航班停运,等一两天返程都是常有的事。
盘旋海上的洞头峡大桥
吴爱珠 摄
改变从“陆岛相连”开始。年,洞头五岛连桥工程全线贯通,结束“百岛之县”无公路相通的历史。年,洞头人民翘首以盼的温州(洞头)半岛工程建成通车,一条长长的大堤从温州市区延伸到洞头霓屿,海岛人民终于实现了与温州陆岛相连的梦想。
要致富先修路,发展的脚步不停歇。近十年来,洞头相继建成大门大桥、洞头峡大桥、国道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高速通达洞头、市域铁路S1线延伸至灵昆、公交直达鹿城区……洞头与温州市中心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温州一路向东,海岛在加速融城。年,洞头撤县设区,灵昆街道划归洞头。洞头群众纷纷到*府门口的牌匾前拍照留念,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海岛撤县设区,步入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状元南片、霓屿新区、小门西片建设全面开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海岛群众常常感叹:“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同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实施,洞头作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依托海洋资源、对接闽台合作等优势,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座海岛城市扑面而来。
渔村变花园,处处皆风景
被誉为“气吞吴越三千里 名贯东南第一楼”的望海楼不管海岛怎么发展,洞头人对生态的重视和保护的决心从未改变,并且不断书写新的故事,为全国树立样板。
11月5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温州借助社会资本推进“海上花园”建设案例入选,洞头生态治理再度引发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