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印刷子公司,温州浙报文化公司与经开区大部分主营商业印刷业务的企业不同,多年来它一直以新闻报纸印刷为主营业务,业务类别较为单一。近年来,随着传统报纸销量下降,这家公司也开始谋划符合自身企业性质的转型之路,并初有成效。
在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记者看到,包括《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浙江法制报》在内的11种中央和地方报纸陈列在架。而这些都是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的客户产品。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公司主营报纸印刷,所以在印刷质量把关这一块特别严苛,专门设置了质量管理方案和考核方案,每隔大半年,也会组织员工来一场报纸印刷技能竞赛。
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综合办主任谢红芬介绍,新闻媒体一旦(印刷)质量出现问题,遭读者投诉,给社会影响有多大就可想而知,所以对质量这块非常重视。每年都有进行一两次的竞赛,就比如说去年跟台州兄弟单位进行技能质量比赛,这样就能提升员工对质量的注重。
半年举行一次的技能竞赛,不仅能提升员工印刷水平,也让他们更加认同公司重视质量的理念。而面对传统媒体行业的下滑和互联网的冲击,为了在市场经济中更有竞争力,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在人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上严格把控,发展“一人多岗”模式,员工数量从五年前的60多人精简到如今的30多人。
谢红芬说,年是印刷报纸最高峰,现在下降了相当于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利润。
怎么样去控制成本呢,第一在人工上进行精简办公室按一人多岗的模式来操作,尽量缩到极致。公司在各方面的采购,办公用品在成本上管得比较严格。从这两方面导致成本压制,就能提升效益、利润。
成本压制是一方面,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走得长远,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企业的转型之路。在这条探索转型的路上,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已经摸出了一些门路,近两年开始发展其他副业,来抵充传统媒体受冲击下的利润空缺。
谢红芬说,他们领导很有想法,因为媒体(印刷量)下降,他们发行量逐步的下降,很想增加其他的副业来增加效益和利润。现在目前基本在做的是车载纸巾,还有仿真画、智能书画(桌)这三块。
接下来,温州浙报文化有限公司仍将继续探索这条转型之路,期望可以在报纸印刷的主业务之外,发展其他符合自身企业性质且长期、稳定的业务,在市场竞争中找寻新的发展契机。
来源:温州经济报道
编辑/版式:陈庆井
校对:郑凌
审核:吴正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