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今天《浙江日报》专版报道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和成就快随余小微一起看看吧
▼▼▼
知行合一勇立潮头余姚:争先进位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千古江河水,奔腾向东流。
杭州湾南岸伫立着一座深厚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余姚。
余姚,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走来,逐渐崛起成为宁绍平原上一座幸福之城。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元和元。
今天的余姚已然站在了崭新的起点上。余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总体上进入了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的新阶段,蓄足了再腾飞的能量。
余姚自觉对标、自我加压,把“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争先进位”作为一种坚定不移的战略追求。根据浙江方位、宁波定位,重新审视余姚的区位优势、发展基础和未来趋势,明确方向、认准定位,把建设经济活力强、品质环境优、人民幸福水平高的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今后五年,余姚将重点打造“两区三城”,即更具高端型、综合型的智能经济示范区;更强吸引力、竞争力的开放合作先行区;更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加一体化、绿色化的生态品质之城;更有获得感、归属感的幸福和谐之城。这既是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也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既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
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依据“十三五”规划,今后五年余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居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显著提升,县域竞争力、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
知行合一,勇立潮头。今天的余姚将继续砥砺前行,朝着“争先进位”的目标,不断打磨出一张张耀眼夺目的城市“金名片”!
余姚是宁波唯一入选首批“中国制造浙江行动”的县级试点示范区,也是中国机器人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它正力争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中高端智造基地,成为“中国制造浙江行动”的标杆区县(市)。
智能经济蓬勃发展
经济发展能级是余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争先进位”、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坚实基础。余姚民营经济发达,然而,多年发展形成的以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化纤纺织为主的四大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这样一个传统制造业占大头的县级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哪儿?余姚的探索表明,智能制造是关键之招。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翻开余姚的成绩单非常亮眼:今年1月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实现.2亿元、增加值实现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9.6%。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智能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0.1%、15.9%和13.5%。
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
一张铁军破难的“效能名片”
余姚全面部署“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攻坚行动、“五联五促”专项活动,以最强的干劲、最实的作风、最高的效率,深入一线,打通“中梗阻”、实现“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府执行力,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争先进位”,只争朝夕!余姚要在宁波发展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要满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新要求,迫切需要一张“效能”的金名片。
余姚全市联动谋划,第一时间梳理排定了8大攻坚行动共91个市级项目,包括重点功能平台攻坚战、重点基础设施攻坚战、重点产业项目攻坚战等“八大攻坚战”,并结合全市“双争大比拼”和“五联五促”专项活动,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分队、一抓到底”的行动思路,明确42名市领导领衔攻坚,制定任务“解剖图”、具体“施工图”、人员“责任图”,按图索骥、挂图作战。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各类专题走访破难千余次,各小分队累计走访基层群众6.3万余人,排摸各类问题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余起,帮办各类事务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9.57%。
余姚围绕“做文明崇德余姚人”这一主题,以目标化管理、项目化实施的方式,提升市民群众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着力打造具有余姚特色的区域化道德建设品牌。
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兴!良好的社会公德是城市品质的核心。
道德的种子撒向余姚大地,德行模范遍地开花。余姚建立了月评“身边好人”、季评“余姚好人”、年评“道德模范”的三级道德荣誉评选体系,挖掘培植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型。截至目前,全市共评选“余姚好人”人、“感动余姚”新闻人物67人,其中54人被评为“宁波好人”,11人获宁波市道德模范称号或宁波市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入选浙江好人,1人被评为省道德模范,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德行”在余姚是得到极高礼遇的。余姚创新建立“道德银行”,开展道德积分评定和道德信贷评审工作,为道德表现良好且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低利率的信用贷款,累计余户农户获得“道德信贷”1.25亿元。余姚也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利用6位企业家捐资设立的“姚文德”基金褒奖好人好事,像这样各地设立文明基金、孝德基金等民间道德基金余个。
道德需要有浓浓的传播氛围,余姚创新理论宣讲模式,以“演说讲播”等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票友‘演’理论”“草根明星‘说’理论”“*课名嘴‘讲’理论”“虚拟课堂‘播’理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在基层广泛传播。一个宣讲主题便是一次心灵的巡礼。余姚以“赛”“集”“读”“讲”“演”“考”六大载体,推动“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系列主题宣讲活动接地气、入人心。今年9月,余姚市获宁波市“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比赛一、二等奖,余姚市委宣传部获优秀组织奖。
一张浸润城市的“文化名片”余姚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把传承弘扬阳明先生思想贯彻于施*施策、推动发展的全过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融入宁波东方文明之都建设。
如今,阳明元素越来越多地在余姚这座城市闪现。
阳明特色小镇是余姚当下重点打造的一大城市新地标。目前,余姚市*府与中财经文化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中财城市管廊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资主体的合作开发方案已初步确定,拟实施总投资亿元的重点项目11个,其中阳明塑像、阳明洞天、阳明阁等3个项目的策划设计已基本完成。
阳明文化深入人心
阳明文化的发掘是余姚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融入宁波东方文明之都建设,以文化特质引领现代文明,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文化力量。
余姚历史悠久,早在年前,这里的祖先就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在文化源远流长、经济繁荣发展的土壤上,余姚加快市公共文化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均衡覆盖,健全送文化下乡长效机制和公共文化产品“订单式”配送机制,办好百姓文化节等活动,提供更多“余姚原创”精品供给,这些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了人民不同的文化需求,同时使城乡文化氛围、人民精神面貌、地区发展实力都得到了有力提升。
余姚全力构建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机制,加快花木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多彩四明山,同步提升生态涵养和景观功能,以更好推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补齐老区发展短板。
四明山区生态优良
余姚全面取消四明山老区4个乡镇的GDP考核,引导山区农民走绿色发展之路。顺着这一思路,四明山民宿经济风生水起。
四明风光山水集萃的梁弄,成为吸引教育、会展、培训巨头的一张“金名片”。几年前,一家企业找上门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培训业“翘楚”台湾健峰企管集团。在青山环抱的梁弄镇高南村,投资3亿元,建成占地亩的健峰培训城。也因为看中了这里的山水,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都把会址选在了梁弄。
穿梁弄镇而过的浒溪线上,一条“唐诗之路”文化旅游精品线正在建设,串起了梁弄镇、大岚镇、四明山镇、鹿亭乡,像一串唐风宋韵中的江南风铃。另一条富民之路,连接起老区82个行*村现有古道的公里登山游步道……在“十三五”期间,余姚累计投入老区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将超过10个亿。
四明湖畔风光秀丽
今年上半年,余姚四明山区域旅游总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6.6%。
余姚按照“东泄、南蓄、西排、北排(西分)、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体系,启动实施了城区包围工程、北排工程、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及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等四大流域防洪骨干工程。
年7月28日,省委、省*府领导赴余姚专题调研姚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站在全省的高度,明确提出在“加大东泄、扩大北排、增加强排、城区包围”的治理思路下,抓紧统筹实施姚江流域治理的“六大工程”。余姚根据省委、省*府指示精神,委托设计单位对原《规划》进行修编,按照“东泄、南蓄、西排、北排(西分)、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体系,启动实施了城区包围工程、北排工程、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及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等四大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并实施江河堤防、水库山塘、小流域治理等面上工程,总投资多亿元。
陶家路江泗门泵站
今年6月29日,余姚水利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9.48亿元,工程实施后,将减少姚江上游向东排水量,减轻下姚江地区及余姚城区的防洪压力。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减少姚江上游5天东排水量万立方米;当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减少姚江上游5天东排水量万立方米。
短短几年时间,余姚筑起了一道防洪的“铜墙铁壁”。
为家乡点赞!
期待余姚有更好的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全文
往期精彩回顾⊙一腾一挪,一闪一扑,回旋飞跃,尽显醒狮喜怒醉醒、惊疑寻盼
⊙八天长假,听说浙东小九寨、天下玉苑两大景区要搞事?真相是...
⊙
所有人,寻找”好家风好家训”的活动通知⊙秋风乍起,正是一年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大隐环镇健身步道,等你来体验!
请为“家乡余姚”点吧!
请在↓↓↓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