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新华社客户端总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金融信息网、《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及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等多家社会主流媒体分别刊文报道浙沪省际天然气实现互联互通。
新华社新媒体
百家号11-:00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记者王海军)11月27日,浙江省发改委与上海市发改委在杭州签订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该协议将进一步促进浙沪省际管网互通、能源互联及能源合作发展,标志着海外LNG现货资源将由上海地区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串换至浙江市场,实现浙江与上海的资源串换与区域互保。
目前,浙江省正着力打造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而上海拥有较强的LNG码头接卸能力,在应对天然气保供、资源掌控、价格疏导、经营风险对冲等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双方将以此次天然气互联互通为契机,在LNG接收站建设与运营、海外LNG资源采购以及大东海资源的开发、城市燃气运营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27日当天,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申能集团、浙能集团三家企业代表签订了关于浙江与上海天然气串换备忘录。
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朱明林表示,本次合作是浙沪两地在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的首次实践。两地能源企业可以利用沿海LNG接收站布点优势和省际互联互通联络线工程,抓住国际LNG现货走低的有利窗口期,短时实现快速增量资源调入,为打赢冬季天然气保供攻坚战开辟新途径,更为跨地区应急互保提供新样板。
浙江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京军表示,沪浙双方将进一步扩展能源合作空间,推进能源合作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建设更加有效更加稳固的能源保障体系。
浙能集团*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说,此次浙沪天然气串换是落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浙能集团作为执行主体,将继续提高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区域互联互通。
浙沪省际天然气实现互联互通
本报杭州11月27日讯(通讯员许明荣陈夏记者张帆)11月27日,省发改委与上海市发改委签订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旨在促进浙沪省际管网互通、能源互联及能源合作发展。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申能集团、浙能集团三家企业代表随后签订关于浙江与上海天然气串换备忘录。
浙江和上海天然气管网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相连,上海拥有较强的LNG(液化天然气)码头接卸能力,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时,可从国际市场进口LNG满足需求。
“此次浙沪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海外LNG现货资源将源源不断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从上海串换输送至浙江市场,实现浙江与上海的资源串换与区域互保。”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朱明林表示,本次合作是沪浙两地在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的首次实践。双方能源企业可利用沿海LNG接收站布点优势和省际互联互通联络线工程,抓住国际LNG现货走低的有利窗口期,短时实现快速增量资源调入,为打赢冬季保供攻坚战开辟新途径,更为跨地区应急互保提供新样板。
省能源局副局长王京军透露,日前,通过浙沪双方的共同努力,14万立方米的海外LNG现货资源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串换至浙江,有效保障了我省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串换模式首战告捷,保供作用立竿见影。浙能集团董事长童亚辉告诉记者,此次浙沪天然气串换是落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浙能将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区域互联互通。
原文提供:新华社客户端总网 新华网 凤凰网 中国金融信息网 《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 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
本期编辑:陈 夏 祝益军
热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