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30年前,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你还能
TUhjnbcbe - 2020/10/25 6:03:00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事件

北京车道沟十号院中一座树木掩映的小楼,就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在地。

30年前的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这里发出——“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听到中国的声音。

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明天(9月20日),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30周年的日子。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CNNIC)

30年后回看这句话,心生感慨以外,不禁由衷赞叹其凝练而贴切的表达。

不是么?“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从年到年,这30年,从一定意义上讲,不就是我们“翻过长城”走向世界的30年么?30年过后,我们不能、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中国以及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就在当下,多少人甚至不能想象一天没有联网的智能手机的生活。

翻过长城,我们走向了世界;翻过长城,世界走到了中国。而这里所谓不能、不敢想象,也正说明翻过了长城的我们、翻过了长城的中国和翻过了长城的世界,都不可能再重复30年以前的“无网”岁月。

“有网”之后的今天,我们再谓走向世界,其意义已远非限于昔日那种离土远足。翻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开放时代的中国写照。在虚拟世界中翻过长城,其实正应对了现实世界中的开放国门以外的心灵开放、心态开放和心理开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心灵和脚步的统一,才有真正的开放,才有真正的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状态,首先就是看其是否在线、是否在网。同样,当今我们判断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和治理状态,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观察分析之。

当然,现在我们判断封闭与开放的标准一定不再是昔日的海禁有否、国门开否,而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互联网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转联系在一起。

“翻过长城”,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但又何尝不是世界走向中国的前提呢。这也正如今天有媒体报道的那样,30年前,“那时候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心存戒备,重要设备、技术都不向我们开放,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年7月,根据“中德计算机网络领域内的合作协议书”而参与建立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之间的计算机点对点联系项目的一名德国教授“翻过长城”,带过来可以兼容的系统软件,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连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由此也才有了上述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也才有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这句话。

不过,“翻过长城”之路并非平坦。报道称,实际上,在年9月14日晚上,参与中德合作项目组的成员就尝试发送第一封邮件,期间经过一些波折。

李澄炯老人向记者讲述发送邮件的故事。

时任所长李澄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邮件内容的来历:“年9月14日晚上,我们大家都聚拢在‘’(西门子大型计算机)周围,开始进行电子邮件的试验发送,并在邮件上方标明‘testing’字样。邮件传输的调试完成后,就剩下写邮件内容了。写点什么呢?措恩教授当时坐在电脑前问我们。我问技术顾问王运丰教授,国内正在改革开放,我们应该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的信息,向世界问好,你觉得如何?王运丰赞同我的观点。”

最终,当时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任计算机系主任的措恩用英文输入了这行字,李澄炯随后将其译为中文——“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但这封邮件并未顺利发出,而是被存储在系统内。

左二:“德国互联网之父”维尔纳?措恩

针对网上流传的“邮件在9月14日开始发送,20日到达德国”的说法,“中国—西德国际联机系统”的项目负责人阮任成首次予以澄清:“网上说走了7天,这是不可能的,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这么想。14日我们发送过去了,但实质上还是作为一个用户在跟国际网沟通,北京这边并没有形成网络,就说明还不成功。”

查找失败原因的过程很艰难,最终发现的问题让阮任成哭笑不得。“我们的大型计算机要呼叫意大利的打包分包器,告诉它‘我有事儿找你’,但是我们呼叫得太频繁了,对方反应不过来,回过来就是一串问号。只要在两次呼叫中间停一会儿就好了。”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障碍,将原本可能在14日就成功的发送推迟到20日。

措恩也曾回忆:“不管如何,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星期日,9月20日,20:55,准备好的第一封邮件成功地发送到了卡尔斯鲁厄,然后从这发送到了其他网络。”

由此,“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成为当时中国进入国际科技网的唯一入口。通过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中科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都陆续登入国际科技网,享用网络资源,与国外对话。这一入口也为日后互联网进入中国继而大放异彩埋下伏笔”。

“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这句话,包含着希望、气魄和自信。30年里,中国所取得的傲人成就,其实都可看成是这句话的应验。

内容来源:光明网评论员文章《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科技日报

图片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邢妍妍、孙金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年前,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你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