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头版
嵊泗县洋山镇是东海上的一个海岛镇,由大小90个岛礁组成。因为交通非常不便,这里的群众办一件小事可能都要漂洋过海甚至跨省市。
不过,提起报销医药费、领取社保补贴这些以往看似复杂的事情,他们却透着舒心。他们说,多亏有阿芬。
群众口中的阿芬,是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局长倪芳芬。在很多洋山人心里,倪芳芬就是贴心的自家人。在洋山分局工作14年来,倪芳芬一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扑在一线窗口,耐心细致地办理了数万笔人社业务;为了把窗口服务带到群众身边,她自加压力、不辞辛劳地穿梭于海岛间,奔波行程近3万海里,只为让海岛群众少赶一趟船、少跑一点路、少操一些心。
倪芳芬(右)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为群众上门服务,10多年来已经换了5辆自行车。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童宏伟摄
总想让大家少些舟车劳顿她说“要让大家始终找得到我”
一月的大洋山岛,海风凛冽。推开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办事大厅的大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早上8时不到,工作在洋山、家住上海的王跃进就赶在自己上班前来报销医药费。他推门就往倪芳芬的窗口走,他知道阿芬肯定已经在了。翻验单据、解答疑问、整理装订……短短几分钟,王跃进的医药费发票就受理妥当。
“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有阿芬在,我们更放心了。”王跃进告诉记者,“最多跑一次”改革离不开阿芬这样的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
作为嵊泗县人社局洋山分局局长,倪芳芬本可以使用单独办公室,却一直把服务窗口当办公室。她说因为从小在海岛长大,特别能体会海岛群众办事的不易。洋山行*区域广,服务人口达1.1万多名,洋山分局窗口日均业务量达多笔。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本岛大洋山岛居民、滩浒岛居民,还包括居住在上海的原小洋山岛动迁居民。很多办事群众不得不漂洋过海甚至跨省市。
“我尽可能离他们近一点。”倪芳芬说,她希望大家在窗口始终找得到“阿芬”。
为了让居住在上海的动迁居民少些舟车劳顿,从年8月开始,当时还是一名办事员的倪芳芬主动向领导申请,坚持每月15日、16日前往上海惠南工作站,为动迁居民受理医疗费报销发票,再整理出大额单据,坐船送到嵊泗县城报销。4年多来风雨无阻,把群众往岛上跑变为上门服务,办理余笔报销,倪芳芬为群众节约路费40余万元。
这是一条特殊的服务线路,也是倪芳芬和群众的特殊约定。有一次,天气预报有九级大风,所有船班都停航,但倪芳芬已经和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的居民约好了报销时间。
特别让倪芳芬牵挂的是一位叫陈秀月的重病老人。上万元的医保报销对经济困难的陈秀月来说就是救命钱。为了不让老人失望,倪芳芬千方百计联系到一位船主,顶着大风大浪抵达惠南,使老人如期拿到了报销费用。
她一有空就上门服务10多年换了5辆自行车
离岛、微城、慢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东海小岛的生活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不过倪芳芬却总是在跟时间赛跑。
因为生活在海岛,进出得看老天“脸色”。深知这一点,倪芳芬总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年7月的一天,临近中午,正是洋山分局最繁忙的时候,办事大厅排起了长队,队伍中,一个男子引起了倪芳芬的注意,他不时低头看手表,显得格外焦急。细心的倪芳芬主动询问原因。
原来,这位叫金文良的男子是住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小洋山居民,一早从上海赶来为去世的岳母办理医保结算和丧葬补助手续,因为返程船次有限,要是在下午1时前办不完手续,当天就无法回去。
“您先别急,您的事情办不完我中午就不下班。”倪芳芬当即向他承诺。虽然已经到了中午休息时间,但倪芳芬连吃饭都没顾上,仔细将金文良岳母每年个人账户的金额、每笔门诊及住院费用、每笔结息、每次的预缴及实缴数等相关事项,逐一进行比对计算,最终顺利办完了业务,让金文良及时赶上了回沪的船。金文良感激地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策好,你们这些执行*策的人更好!”
洋山人对倪芳芬忙碌穿梭的身影早已习以为常。考虑到岛上留守老人多、出行不方便,倪芳芬总是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一家家上门服务,10多年来已经换了5辆自行车。
残疾老医院打印转院证明,倪芳芬专门抽出时间帮他代办;家住雄洋社区的九旬老人邵珍娥,住处离报销地点较远,倪芳芬便在下班后上门收集材料;梅洋路上的张士南老人,亲戚都在上海,自己膝关节痛出门不方便,倪芳芬每个月都会去她家一两次,把医疗发票带回局里核算,至今已近8年……
她的儿子经常“责怪”她“妈妈说话总是不算数”
风雨十四载,倪芳芬早已和洋山群众打成一片。
定居舟山市定海区的居民王贞伦至今还记得,有次他去帮儿子申请动迁居民社保补贴,到打印参保证明时才发现儿子有欠费记录,必须把欠费补齐才能申请领取。
当时登记时间已快结束,而定海区到办理点每天只有两班船,王贞伦非常焦急。倪芳芬二话没说便去地税局,先帮他垫付了0多元。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倪芳芬还帮家住上海的汪海跃补缴了多元社保费,让他及时办理了市场就业补助。
在倪芳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