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太平天国后期发生的投降事件,为何集中在安
TUhjnbcbe - 2025/4/13 1:57:00
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太平军将士从起义之初,到发展到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其将士的乡土色彩及社会成分极为复杂,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太平军兴起之初,将士成分结构单一,多来自两广的贫困山区。太平军初期的组成部分都是农民,除了纯粹的农民之外,还有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佣工、手工业者、矿工等。这些人都是农民且贫寒之家。而且这时将士们都有坚定的信仰,战斗力很强。一、将士成分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太平军自广西北上,进入两湖地区,之后又兼营皖赣江浙地区,其将士成分便复杂起来。太平军最早扩军来自于湘南,经过扩展,到太平军从武昌南下之时,大军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合前数五十万有奇。”到定都天京后,“及至江宁兼掳镇、扬男丁增至百八十万。”这些数字或许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我们也可以知晓其时太平军的主要构成部分已加入了很多两湖及沿江民众。大部分降将投降前籍籍无名,投降后在清军中仍然是中下级将领。所以对于其具体籍贯并不能考察详尽,但可以通过太平军的兵源情况了解其大致情形。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军开始西征与北伐,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很快失败。太平军西征虽然也有失利,但开辟了江西、安徽等数城为基地,之后在此与湘军对峙数年,其时的兵力多来自皖、赣等基地。咸丰八年(年)四月,九江被湘军攻克后,江西兵源即大为减少。咸丰十年(年)闰三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部乘势东征攻克苏州、常州等地。如占领苏州后,收降兵勇“五六万人”。太平军经营浙江始于咸丰十一年(年)四月李世贤部攻占金华,同年秋,李秀成回师浙江,到次年五月太平军攻克湖州为止。攻克了浙江十一府中的九府七十余县,“全浙仅存惟衢、温郡城及定海、石浦、龙泉、庆元、泰顺而已。”二、太平军队伍严重退化,战斗力急剧下降太平军在进军江浙过程中扩充了大量兵力,大量因兵灾而导致的流民及异己分子投入太平军中,这就使得太平军队伍严重退化,战斗力急剧下降。战争的大量消耗使得太平军需要大量的兵源,在攻占新地区后,太平军经常举行招兵,很多底层民众及社会流民踊跃投军,补充了太平军的实力。但这时期太平军将士的组成成分却有了很大变化,从籍贯上来讲,首义的两广将士对太平天国的信念最为坚定,他们参加太平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出一片新的天地,即便是后来有两广籍将士投降,大多也是在最后关头求生的本能。其次为两湖皖赣江浙地区参军的将士,这部分将士成分则更为复杂,他们参加太平军的目并非崇高的信念。这些将士都是由于战乱而成为流民,因生活所迫而参加太平军,这里面有恶霸匪帮,无赖盗贼,散兵游勇,很多人都具有投机心理。太平天国天国后期,太平军的部队扩张很快,兵源多以流民为主。对于新招募的兵士,太平军又未能加以训练整编,这种部队一遇敌人即溃。三、投降事件为何集中在安徽、江苏、浙江三省到李鸿章、左宗棠收复江浙时,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投敌者。小编所搜集到的起投降事件中,按地域来划分的话,共计出现了12个省份,其中安徽、江苏、浙江三省最多占到了70起。一方面这与太平军主要活动于皖、苏、浙区域有关,另一方面则表明,太平军在这些地区吸收的军队毫无信念,一触即降。战争后期,这些流民组成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如李秀成解天京之围时,与曾国荃部湘军大战四十多天,其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战胜,曾国荃指出其弊端所在“(太平军)虽众,皆乌合无纪律,且久据吴会,习于骄佚。”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叛降事件频繁发生,这与其兵源有极大关系。笔者所搜集的余起投降事件中,以领衔投降者为例,能确定籍贯者有42人,依次为:广西籍者9人,湖北籍者3人,湖南籍者7人,河南籍者2人,安徽籍者11人,广东籍者9人,江苏籍者1人。籍贯不详者68人,其具体情况为:王爵6人,天将13人,朝将5人,佐将4人,义爵3人,安爵者5人,福爵者4人,燕爵1人,豫爵1人,王宗2人,元帅1人,总统1人,官职不详者20人,翼王部下2人。虽然不能从史料中得出这68人的具体籍贯,但从这些人的官阶及投降地域来看,这些人大都是在战争后期加入的太平军,因为太平军占领天京后,两广籍将士在军中的地位已经很高,“老贼尽居显职,无复卑官矣,”及至后期,“无复军帅以下等官”。从这些降将的籍贯和官爵来看,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是在后期加入太平军的。四、投降的将领的社会成分由于史料有限,我们不可能得出这些降将加入太平军前的社会成风,但这名领衔投降的将领中,笔者搜集到了31名将领的社会成分。因为不能统计出所有降将加入太平军前的社会成分,所以我们无法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得出一个相对性的推断。在这31名降将中,金田起义将士出身的有9人,其实在这个降将中,也是这9个人左右,因为金田首义将士在太平军中的官阶较高,所以关于于他们的史料信息相对较多。从这31人参军前的出身来看,到后期参加太平军队伍人员的社会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金田首义的将士9人之外,天地会会众7人,盗贼4人,团练头目1人、缙绅1人,官僚子弟1人,监生1人,底层官吏1人,地主1人,富家子弟1人,其他底层职业为生者(贩盐、操舟、茶肆跑堂)3人,世代务农者仅1人。由于这个数字并不能覆盖住所有降将的信息,所以这个统计有很大的相对性,像这些团练头目、底层官吏、官僚子弟、缙绅、监生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中相对有一些地位,才能搜集到其参军前的社会成分。而其他降将加入太平军前的社会成风,像那些盗贼、天地会会众及其他底层职业者其实都是因兵灾及其他因素而致无以为生的社会流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平天国后期发生的投降事件,为何集中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