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长三角的浙江理工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谁才
TUhjnbcbe - 2025/4/5 4:09:00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学校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7个,“十三五”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5个。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并可授予专业学位类别15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四青”人才1人;省特级专家3人,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含重点资助)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6人;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材料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深厚的行业基础,积极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和数字传播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学科。

学校有高级职称教师人,博士生导师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3.7%。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50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人。

两所院校都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三角的浙江理工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