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这个词能表达多种情感,可能与贫穷和富贵并无多大关系,穷人也有幸福的时刻、富人也有感受不幸之时。而且幸福感是很难持久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要维持较长的幸福感,就需要不断感受到周遭的温情以及通过对比外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一座城市也是一样,要让居住于此的市民感受到幸福感,不在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不仅能在此安居乐业,还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给自己带来一种温度和舒适。
前面一篇已与大家分享了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之省会和计划城市篇,本文是地级市篇,来看看从2百多个地级市中评选出来的前11个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是哪些,因为候选城市更多,因此这个榜单更具含金量的。
这是由瞭望智库、瞭望东方周刊共同主办的评选活动,从这些单位的正规性可以看出这个评选是具有很大权威性的,而且已经持续了10几年了,已经是非常有经验和程序完整的。
地级市因城市功能、经济资源等没有像省会、直辖市那样完备,但并不意味着幸福感指数低。很多地级市在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得已很不错,民生水平也已一定高度,而且还有不少小而美的城市,论幸福感真的不一定比各大都市低的。
江浙地区千年富庶,人文与居住环境也都很优秀,在现阶段仍是我国最为富裕、社会平安的区域之一,当地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会较高,因此能入选最具幸福感地级市前10的名单中,有7个来自江浙两省的一点也不意外。
其中江苏省入围最多,分布在江苏省沿江地区的苏锡常和泰州市,是我国民生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唯一意外的是,扬州市未上榜,而泰州市在列,扬州被戏称为养老城市、公园城市,按理居民的幸福感指数不低呀。
浙江省有温州、台州和湖州上榜,数量上少于江苏一个。但考虑到在省会和计单城市前10中,杭甬两市均入围,而江苏只有南京,因此两省的总数上是一样的,也延续着历年来的霸榜模式,是最大赢家!
江浙两省就占据了7席,那么剩下4席是来自哪里呢?有威海这个小而美的山东城市,另外还有辽宁省的营口、四川省的攀枝花和广东省的阳江市。
可能大家对后面这三个城市相对陌生吧,而且对它们能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或许有点疑问吧?尤其是阳江市的人均收入并不是很高,在广东省内都算偏低的,更为富裕发达的珠海、佛山等都没上榜,反而它能入围呢?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幸福感与物质多寡、城市高大上与否真不是直接相关的,在满足基本民生水平后,带给居民幸福感的是城市的各种便利以及能感受到温度、安逸和烟火气等。一个小山村晒太阳休憩的老人的幸福感程度不一定就低于在写字楼忙碌且拿着高工资的白领低,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是否认同呢?对于上榜城市是如何看的呀?欢迎在下面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