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鼓励教育行业发展,着重培养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自上世纪末,我国先后推出了工程、工程、“双一流”院校等。
直到如今,这3大标签,都成为了我们在评价一所高校综合实力时,最直观的认识。
工程在年提出并启动,共有所高校入选其中。第一批入选的高校共有15所,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最后一批是在年启动,入选高校共有5所,分别是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
工程于年启动,先后分两期进行,共有39所高校入选。
然而,有一所大学非常特殊,竟然是先入选的工程,经过一年后才入选工程,这所大学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反其道而行之”的高校。
因为当时评上工程某种程度属于“给予”型政策(为了平衡地区间的教育发展水平)。而工程采取的是评审制,只有通过专家预审和终审,最终才能入选其中,它的评审周期要比工程长,所以就有了先入选工程后入选工程的情况。
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谓是我国高校里综合实力相对比较弱的高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代表着顶尖实力的A+和A档学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均为零,只有“林学”这一个A-学科,很是惨淡,基本属于院校的倒数第一了,甚至比不上很多院校,因此被“降级”为“双一流”B类高校。
在校友会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在了第6位。
我们看一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基本都是农林类。
我们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高考大省河南省年的招生录取线为例,整体录取线还不及很多院校。
再以在本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作为一所院校,这个分数线真是有点尴尬!
有人说是因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不够“讨巧”,本来农林类就属于冷门专业,另外,加上西北这样相对偏远的位置,种种原因导致这所高校一路不断“衰落”,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