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台州小微金改试验区建设迎来五周年之际,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台州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共同推出浙江“重要窗口”的台州金融创新暨台州小微金改试验区五周年系列报道,旨在全面展示我市各相关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探索形成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色,以“多、快、好、省、稳”为典型特征的经验做法,为我市争创浙江新时代“重要窗口”的“小微金融创新实践案例”讲好台州故事,凝聚改革力量,进一步打响小微金融“台州模式”品牌。
台州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叶维增
近年来,台州不断深化“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创造了以“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为主要特色,以“多、快、好、省、稳”为典型特征的一系列“台州经验”,为一大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排了忧、解了难。
五年来,全市净增市场主体23.62万户。截至9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87亿元,同比增长23.37%,上市公司59家,居全国地级市第4位,小微金融的源头活水有力地浇灌实体经济的百花园。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六稳’‘六保’的要求,和台州‘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战略,推进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探索新经验,积累新途径,让小微金融‘台州模式’2.0版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扛起更大担当。”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叶维增说。
两平台一基金,小微金改再升级
台州信保基金审核人员实地走访受保小微企业
这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攻坚战中,离不开有为政府搭建的“戏台子”。其中,“两平台一基金”建设,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让“台州经验”变成可复制、可推广。
01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互保联保风险大等问题,台州首创大陆地级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持续增强信保基金政策性担保功能,先后推出“精英计划”“创业担保贷款”等16个专项产品,7种政策性专项产品免收保费。疫情期间,推出“防疫保”专项产品。
目前,基金累计服务企业家,承保笔、.15亿元,平均担保费率仅0.68%,在保余额.2亿元,规模居全省首位,累计为企节约保费8.9亿元。
02
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台州建立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为企业信用“发声”。该平台汇集金融、市场监管、法院、公安、税务、国土等30多个部门大类多细项约4亿余条信用信息,对全市68万多家市场主体进行了信用建档。目前已开设查询用户个,累计查询量达万次。
03
针对抵押物不足问题,台州大胆试水,唤醒“沉睡”的无形资产,开展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改革试点,率先开通了国家商标局与台州受理点的数据专线,全市累计办理商标权质押登记件,融资金额.66亿元,居全国第一。
同时,我市还编制了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指数(台州样本)”。该指数基于大数据理念,采用全样本分析,按月采集,按季发布,为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监测与防范小微企业运行风险提供参考。
创新产品,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在台州,银企是命运共同体,“融资畅通工程”和“金融三服务”等小微金融服务“台州模式”,成为千千万万草根创业者的发展“后盾”。
台州环亚包装有限公司是政府重点支持的抗疫企业、制定口罩生产商之一。在了解到该企业需要资金购买口罩原材料及生产设备时,台州银行椒江支行客户经理在休息天加班,两次驱车赶往新昌签字,及时将万、万低利率贷款发放到位。
为了抵御这场疫情寒冬,市金融办牵头出台《台州市金融系统支持企业复工“万员助万企”行动方案》,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三服务”,各级党员干部、信贷人员步履不停,走访企业和农户,积极扶助遭受疫情冲击的客户。
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点愈发突出,市金融办引导全市银行业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贷款审批速度,构建转贷续贷事前沟通机制,积极创新“零周期、零费用、零门槛”的无还本续贷。
目前,市农商系统“小微续贷通”产品,已累计办理1.9万笔,贷款金额.35亿元,为企业节省转贷成本约万元。全市银行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余额亿元,惠及7.2万户民营和小微企业。
随着小微金改不断深入,我市经国务院批准,率先成为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试点城市,年、年连续两年获批国家级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科技赋能,提高民生获得感
一场科技力量推动金融数字化改革早已拉开帷幕。
为打通申贷信息“最后一公里”,年3月,我市上线“台州融资通”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对接,累计发布各类信贷产品个。
年6月,上线“掌上办贷”数字金融平台,带动银行机构“线上+线下”全流程信贷高速公路与PAD移动终端建设,全市小微金融服务数字替代率上升至69%,达全省领先水平。
台州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三家城商行多家辖外分支机构,借助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推出智慧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工作站,实现客户一次也不用跑,有效破解台州小微企业转贷难题。
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我市还创新推出“政银联通”工程,将政府办事窗口延伸至合作银行基层网点,实现“部门减压力,财政零投入,银行增客户,群众得便利”多方共赢,被授予“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
责任编辑:朱玲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