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农博会十七岁了。如果将农博会拟人化,你觉得它是什么?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带着泥土味的农博会,应该是一位田间老者:扛着锄头,头戴草帽。
涌金君更愿意把它看成正值二八年华的花季少年:头脑智慧,目光新奇。浙江农博会早已跳出“买买买”“吃吃吃”的展会,成为观察浙江乡村新产品、新经济、新业态的窗口。
每一颗蔬菜需要浇多少水,都可以控制;有陌生人来到村里,可以瞬间感知;一张乡村信息图,实时回应社情民意,让村民的事儿在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
浙江农博会上,首次专设数字乡村展区。与产品丰富、造型吸睛的传统展台不同,这里只有方寸展台,凭借一台电脑和一块显示屏,将乡村最时兴、最具现代感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当前,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澎湃出巨大潜力。在浙江,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化正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乡村生产力,灵敏高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初现雏形。
跑满万步的跑步鸡、“让害虫无处遁形”的虫脸识别、全副数字武装的智慧村,通过观察和解剖三个样本,记者看到的是数字红利正加速向浙江乡村溢出。
01乡村产业新面貌
智慧农业孵化出深山“跑步鸡”
一只鸡,站在了“C位”。在浙江新农都会展中心4号馆数字乡村综合展示区,一只模型鸡,竟也引得人们纷纷驻足。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它是一只跑步鸡。”展台前,身着红色卫衣、梳着大背头的农创客唐平冬介绍,你们看,每只鸡的脚上都戴有一个脚环。
凑近看,只见鸡的脚环上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