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国内首家独立设置的国土空间规划学院在浙大城市学院成立。该学院将构建本、硕、博纵向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教育体系,打造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科教创新综合体,率先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赋能。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浙大城市学院创始人之一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董石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城市学院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魏敦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周成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朱利中,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副书记干武东,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马奇,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三江汇未来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卢春强,杭州市副市长缪承潮,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校长罗卫东共同为国土空间规划学院揭牌。
除了浙大之外,中国农业大学也发布了新动态:
中国农业大学,将建新校区!
6月18日,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带队到平谷区调研,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一同调研。调研中,领导一行来到马坊物流基地,了解蔬果进京中转站、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园区规划及建设等情况。到平谷铁路,了解京平物流枢纽发展建设情况。到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了解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中长期运营发展规划。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财政局一行听取了平谷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吴素芳指出,平谷要进一步增加资金收支平衡能力,稳步提升财政收入。要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农大平谷校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等很有平谷特点,市财政局将认真谋划,与平谷共同研究做好财政预算管理,推动项目落实。
唐海龙指出平谷整体发展的功能定位已经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和首都发展大局,是新发展阶段的北京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谷区按照“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明确了服务首都的关键节点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链接两个定位,确定了“农业中关村”、马坊物流园区、乡村休闲旅游三个路径。将立足传统农业大区基础,打造“中国农业芯片”,实现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战略自立自强。副区长唐朝辉参加。
据了解,平谷将发挥好中国农业大学和平谷区政府工作专班的作用,理顺工作程序,加强工作沟通,大力推进中国农业大学部分院系向平谷迁移,努力实现农业大学部分院系到平谷来办学、科研,实现“一区一校”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