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省级电子商务大赛义乌这所学校成就三连冠
TUhjnbcbe - 2024/12/22 19:52:00
-04-:00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胡青玲陈云周琦4月19日,浙江省第十三届电子商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电商学院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人获得“中国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更有学子一举获得了“中国电子商务师”证书。凭借如此优异的成绩,电商学院荣获大赛团体一等奖。这已经是该学院连续三年摘得该省级赛事团体桂冠。据悉,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自开办迄今,报名参赛累计人,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届大赛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宣传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参赛院校达余所,参赛人数共计人。成立不过短短3年时间的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电商学院一路高歌猛进,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打造“5+1”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解决电子商务产教融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成立了电商学院后,电子商务专业就尝试将阿里巴巴、天猫、淘宝、速卖通、拼多多等多个市场上最为成熟和活跃的电商平台运作模式和一线运营人员引入专业教学,逐步构建了校企双元、产学一体的育人模式。又以“大电商”视阈,打破专业界限,引入视觉工作室,最终组建成“5+1”产学工作室。通过成立“5+1”工作室,电商专业逐步探索出了基于“双师共导、六能进阶、四域融通”的创新型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了工学结合与产教融合落在实处。“双师共导”即发挥校企“双主体”的互补作用,由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导师团,与学生形成“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六能进阶”即确立了以专业认知、技能建模、模块学习、专项训练、项目运营和职业指导为六大阶梯的学生综合能力成长图谱。“四域融通”即打破固有教学体系,实现“课业学习、职业体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四大领域的跨界融通。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曹小其表示,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着眼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合一”,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电商发展的同步性,便于社交电商、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教学实践。目前,该人才培养模式已在电商专业学生中实施与推广,受益学生达%。聚焦“双师”育人助力学生共同成长电商学院6个工作室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近乎是一种创业合伙人的关系。在这种双导师模式下,教师、师傅均具有双重身份,老师不仅是工作室的校内导师,也是企业项目主管;师傅不仅是企业主管,也是工作室的校外导师。双重身份意味着“双重职责”,要求导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去教好学生、带好徒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通过每日各一个小时的晨间会和晚间会展开。其余时间,专业教师负责将教学知识点转化成实践操作,并融进企业的工作任务中;企业导师则负责进行企业化管理及业绩考核。导师们还会结合电商企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制订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规律的“成长攻略”,培育出“运营小讲师”郭宗政、“销售好手”郑建鹏、“设计小能手”乔盈盈等一批“明星学生”,并发挥“朋辈引领”作用,让榜样力量充分传递。正是由于师生们共同的奋斗,电商学子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由在读学生组成的红糖创业团队利用新媒体将义乌本地特产远销阿富汗;校企合作孕育的“乌伤情”红糖品牌成功参展第11届义乌国际森林博览会;专业学子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同场竞技荣膺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平面设计创新创意赛项一等奖;团队首次参赛就在全国电子商务实战技能大赛上获得全国三等奖,并且连续三年获得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团体一等奖。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电商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显著,开始在众多省市级竞赛中崭露头角,两年累计获奖数十项,同时工作室创建的“糖舍”“食矣”等自主品牌,也有效助推了义乌红糖产业发展,成为面向义乌农产品小微生产商的品牌之一,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级电子商务大赛义乌这所学校成就三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