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一票”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国青年报》7月24日刊发消息,贵阳市近日公推竞岗四个区县的一把手——即区县委书记。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在介绍情况时说, “各位常委、委员都只有一票的权力,谁都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就是我这个市委书记,也只有一票的权力。”其实,李军所说的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只是本该如此的事情,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做到。而如果每个一把手都能按照这样的原则办事,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的程度就会大为提高。 众所周知,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内容中重要的一条是“少数服从多数”。这是一个集体和班子在决策时需要遵守的原则。需要集体决策的,往往是相对重要和重大的事情。但长期以来,这个原则在一些班子和集体中贯彻得并不理想和彻底。有些需要上会讨论的事情,一把手常常自己决定。而在一些会议上也存在着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一把手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老大”说话了、拍板了,别人或是要给面子,或是怕发表不同意见招来不满,也就不再吭声。而一把手一言九鼎,往往被视为决策和驾驭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正确与否,只能取决于一把手个人的综合能力与道德操守。不同意见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和考虑。另一种情况是,意见分散,不能集中。某个领导成员有不同意见,坚持己见,一些重要的议题就可能久议不决。特别是在有些班子中,个人间矛盾比较尖锐,“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班子给人的印象是决策能力差,不干事,或干不成事。之所以存在这两种情况,原因之一都是基于对民主集中制的误解,认为只有一致通过才叫正常。其实,民主集中制的初衷,绝对不是为了百分之百的赞成或反对。之所以要集体领导,就是要依靠大家的觉悟,发挥大家的智慧。如果选拔干部公开公正透明,严格执行标准,那么,所有班子成员就应该是称职的。而如果他们是称职的,那么,一群人的智慧与能力,总应该超过一个人;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智慧也应该超过少数人,尽管“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一把手只有一票的权利,意味着在决策过程中将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每个人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行使自己的权利;最后在一把手的主持下,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在当时情况下相对正确的决策。如果“一把手只有一票”形成常态,将意味着*内民主化和决策民主化的程度有了一个实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