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艳琼
12月30日下午,温州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医疗救治能力建设、防疫药械供应等情况。目前,温州建成约个“便民发热诊疗点”,持续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本地药企、医用口罩企业持续已生产退热药万片、医用口罩万只,缓解基层市场保供压力。
王艳琼摄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温州防控政策的重点由“防传染”转为“保健康、防重症”,为进一步提高平稳渡峰的能力和水平,温州加快推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上,温州在院内或院外拓展场地增设发热诊间,全市发热诊间数从间拓展至间,并增加医护人员,延长接诊时间,进一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同时,在符合条件的诊所、村卫生室、核酸采样小屋等建成约个“便民发热诊疗点”,更好地满足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就近诊治的需要。各发热门诊(诊室)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可疑患者第一时间进行甄别,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市所有县(市、区)对外公布免费退烧药发放点信息,重点向留守老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免费发放退烧药品。
加快“”急救能力扩容。温州做好接警线路和调度席位等硬件设施扩容,其中市急救中心接警线路从60路扩容到路,席位从2席扩容到10席,确保急救电话畅通。同时,在政务服务热线派驻10名医疗专家,直接解答群众有关新冠临床表现、医疗救治和用药等热点问题,有效分流电话咨询的压力。加强救护车上的车载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设备配置,并确保有一定比例救护车具备转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能力。联合市交运集团等有关单位,对名公交驾驶员进行救护知识培训,将其作为救护车驾驶员的后备梯队,为后续应急处置做好充分准备。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近期,医院持续加大新冠救治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储备力度,目前全市三级综合(中医)医院ICU床位张、占实际开放床位数4.13%,可转化ICU床位张、占实际开放床位数4.2%,有关县(市、区)医院也均已达到国家两个4%的要求。围绕“加快提升重症救治水平”这一目标,温州第一时间制定重症救治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全市已培训重症救治医师名,重症救治护士名。针对目前在院治疗且具有较重基础性疾病的新冠患者,温州进一步完善专家会诊制度,专家24小时值班,对相关患者及时开展会诊服务,指导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此外,做好居家治疗人员健康服务。温州市防控办印发《关于做好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居)将居家治疗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同时,有治疗需求的居家治疗人员,可自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物治疗,也可通过电话、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