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价格将维持上行态势_水泥
2007年国内煤炭价格在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的推动下,维持在高位运行。煤炭价格的上涨与需求的增长,使煤炭内销更有利可图。2007年我国由煤炭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在国内煤炭需求持续增长的拉动下,国内煤炭供求趋于偏紧。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背景下,煤炭供求趋紧对煤炭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的提高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撑,并使得成本转移能够得以实现。人工成本、采矿权成本、资源税、环境成本的上升对煤炭价格的上升均起到推动作用。 近一年来(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普通混煤价格、大同优混价格和山西优混价格分别上涨了70%、88%和89%。随着国外大宗产品价格的大幅回落,目前国内煤炭价格较前期高点有了50%左右的回调,基本回到了前期的原点。2009年随着国际油价继续回落,以及经济增速下滑,煤炭的供求紧张的状况将有所缓解,煤价将难以继续上涨。在水泥价格继续上行态势的预期下,煤价的回落将拓展水泥行业的盈利空间。 2008年前9月份水泥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25.10亿元。受地震灾后重建、水泥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压力增加等因素拉动,水泥制造业完成投资额增幅大幅提高,同比增长66.46%。其中,水泥生产在建、拟建余热发电生产线同比明显增加。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水泥新上项目实施严格控制,导致水泥行业投资在2005年和2006年同比分别下降4.8%和6.36%,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07年投资增长中的一部分源自于恢复性增长;加之水泥项目用地、钢材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项目造价增加15%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泥投资增幅预计约为18%。 2008年上半年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2条,新增产能4120万吨;2007年新建成投产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9条,新增水泥生产能力8000多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约600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55%。 由于2010年之前要强制性淘汰2.5亿吨的落后产能,在目前新增水泥产能必须“先破后立”,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前提下,才能同规模投资新的水泥生产线。因此,2008年的净新增产能对2009年贡献有限。 2009年淘汰落后产能在区域市场将产生阶段性供给缺口。2009~2010年间再强制性淘汰14810万吨落后水泥。2007年实际淘汰落后产能5200万多吨,而且大部分是在第四季度集中淘汰。 城镇化加速拉动水泥需求稳步增长。2007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4.9%,进入到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来看,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水泥产业都有一个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当城镇化基本实现,人均累积消费水泥在20吨左右时,水泥消费处于稳定或开始回落。2007年我国人均累计消费量为10.64吨,还有较大的差距,国内水泥业还将维持3~5年的快速增长*金期。在上述供需背景下,水泥价格将维持上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