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顾问为中山文化发展出谋献策
在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的前提下,中山要实现“全国文化先进市”的目标,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前日,15位专家学者应中山市文化局的邀请,就这个问题展开研讨。
来自中山学院的胡波教授指出,中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特别是要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
中山学院教授胡波:“理论研究我觉得过去做得不够,我们也可以说是过去重视不够,虽然海内外专家对中山地区的早期的文化现象曾经作过很多的研究,但是从总体上来把握的话我觉得不够。”胡波教授还建议,要出版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组织力量收集海外华侨创业的实物、文字、图片等历史资料,整理海外华侨创业历史。
澳门历史关注协会理事长郑国强和澳门原副总陈树荣都表示,中山同澳门之间的联系渊远流长,应加强中山同澳门之间的文化交流。
而省文化厅社文处的陈小明处长,就提出中山要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给予文化事业相当的经费保障,在文艺创作上,切忌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来自省、市和澳门特别行*区的这些文化顾问,还就中山文化人才的培养、群众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在会上,有专家指出,除了要研究发掘中山古代、近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外,还要包装好中山现当代的文化名人,利用好这笔文化资源。
孙中山、郑观应、阮玲玉、王云五,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化名人,令中山人为之骄傲,也是中山宝贵的文化资源。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陈小明指出,除了要加强对这些名人的研究外,中山还应该加强对现代文化名人的包装和宣传。
广东省社会文化处处长陈小明:“孙中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那么还有很多,包括我们现在陈绍基、刘斯奋,这就是现代、当代的中山人,你说他们不“名”吗?也可以。”
有专家指出,培养出当代的文化领袖人物,有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发出自己声音,才能增加中山的文化分量。
此外,专家学者还指出,中山有众多的民间艺术,如沙溪龙凤表演、*圃飘色、小榄书画、坦洲咸水歌、大涌的红木雕刻等,要将这些变成中山的地区特色文化。而对于每年的慈善万人行,除了作为一个慈善活动外,还可将其打造成一个民间艺术品牌。
陈小明:“慈善万人行,实际上就是一个民间艺术的大汇演,这个东西我们要包装,我建议不要就这样走过场。”
据了解,这15名专家学者是中山市聘请的第四批文化顾问,多年来,这些文化顾问从宏观角度对我市的文化建设进行思考和指导,解决了中山文化发展的智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