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出海腥味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
TUhjnbcbe - 2024/6/7 21:13:00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ykhongye.com/m/
《筑梦·逐梦》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刚刚过去的年,对于新河小学美术老师陶军辉来说,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年5月,水彩画《凝固的海》入选台州市美协主办的台州市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年7月,水彩画《渔村影像·海的编织》入选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省文联主办的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年9月,水彩画作品《筑梦·逐梦》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年12月,水粉画作品《梦的编织》入选第二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获(入会资格)最高奖。特别是《筑梦·逐梦》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对于陶军辉来说,更是其艺术道路上一个里程碑,因为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五年一届,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综合性的美术大展,入选非常不易。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台州仅有14件作品入选,其中油画作品3件、水彩(粉)画作品6件、综合材料作品5件,入选的水彩画作品仅陶军辉这一件。据了解,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在评选中,不是采取一级一级上送的形式征稿的,而是面向全国直接征稿,评选非常严格,评委们从近件初评作品中评选出件参加复评工作,又从中评选出件入选作品,陶军辉的水彩画作品《筑梦·逐梦》有幸入选。年9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作品展”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幕,因为《筑梦·逐梦》,温岭的海风“吹”到了深圳,温岭海边渔家女修补渔网的场景,真切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筑梦·逐梦》是一幅三联画,描绘的是渔家女修补渔网时凝视远方的神情——编织生活,追逐梦想。《筑梦·逐梦》获奖后,陶军辉曾在一篇谈这件入选作品的文章中,写到了自己对海的眷恋之情以及创作动机:“对于海,我有一种莫名的喜欢,也许是它的宽广,也许是它的深沉……奔腾的浪花令我动心,汹涌的波涛让我释怀。于是,盈满的霞光、退潮的滩涂、停泊的渔船、堆叠的渔坠、生锈的铁锚……与海有关的一切,成为了我记录的方式和绘画的符号。多年前,我将目光投向生活在海边,以海为生的劳动者,尝试从表现生活的角度去刻画海的另一种气息。这一次,我从修补渔网这一情景着笔,在绘画中传递海边渔民平凡的生活,不凡的精神:一种向海而生的淳朴与厚实,一种以梦为舸的无畏与坚守。”为何选择寻常的渔家女织补渔网的场景入画,陶军辉说:“艺术作品的创作高度不仅在于造型表现,更在于精神内涵。我选择以补网为切入点,不仅追求形式的推敲与琢磨,更注重表达对生活的另一种思考。伏季休渔,人们停止了出海捕捞,在海港码头的渔嫂们顶着烈日,忙着修补渔网、更新渔具,为渔船开捕做准备。渔船停泊时,她们便成了海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她们坦然真实,勤劳淳朴,工作虽然艰辛,却对生活充满希望。我想:艺术,只有感受生活,才能创造美好!”考入临海师范打下良好绘画基础陶军辉是如何在艺术道路上跋涉,终使作品走进全国美展的艺术殿堂的?年1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新河小学,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陶军辉生于年,新河镇城西村人。当他还在新河小学、新河镇中读书时,就喜爱画画。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道:“小时候,有段日子,趴在窗前长时间看窗外的风景,一张纸折折叠叠,一支笔涂涂画画就是一整天。这可能是我与绘画相遇的开始。”小学时,美术老师王万川对陶军辉赞赏有加;初中时,林贤老师对他很是器重。年,台州向全市特招两名美术特长生,陶军辉幸运地考上了临海师范。在临海师范,陶军辉遇到了恩师郑士龙。郑士龙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系,是一位擅长水彩画的画家。临海师范撤销后,郑士龙转入台州学院任教,现为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台州市文联副主席、台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上,时年25岁的郑士龙就以水彩作品《暖冬》获得了最高奖“优秀作品奖”。他的作品还曾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同时还入选-中国水彩百年展,并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展览。郑士龙是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水彩画家之一。在临海师范三年的学习时间中,陶军辉师从郑士龙学习水彩画等,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从临海师范毕业后,陶军辉也一直与郑老师保持联系。年1月,由台州市人才领导小组审定,郑士龙名家工作室成立,是首批台州市名家工作室之一,陶军辉也是工作室成员之一,同一年,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现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林贤名师工作室成立,陶军辉也加入了。跑遍温岭海岸线摄画多彩海景年,陶军辉从师范毕业回到温岭后,先是在箬横小学任美术老师,一开始,学校只有他一位专职美术老师,后来陆续增加到两个、三个。在美术老师只有他一人时期,陶军辉除了上课,有时候还得琢磨撰写论文,参加技能比赛,还有学校里“六一”等节日需要的节日布置任务也得完成,如画演出布景、舞台设计等,这些都由美术老师担任。在箬横小学时,因为设计需要,他也学会了电脑平面设计。温岭有许多知名的以画海出名的画家,如出生于石塘的著名海洋画家郭修琳、渔民画家章秋华,还有季海威、林贤、戴晓沧、高文秋、张光志等画家,无不喜欢以海洋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陶军辉也不例外。陶军辉回顾走过的艺术之路时说,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喜欢上了以海为题材的绘画。早在临海师范读书时,有一年暑假,他带着画具,到石塘找了个朋友的同学,在他家一待就是两星期,后来他在一篇回忆文章里深情地写道:“现在想想真够年少轻狂,在陌生人家白吃白住,感谢海边人家的热情。”在那段日子里,每天,他背着画夹行走在礁石沙滩,穿梭于海港码头,观潮涨潮落,画渔船石屋。年,陶军辉参加工作,之后不久也有几次住宿在石塘和箬山写生的经历,这都是他在绘画道路上美好的记忆。在年5月前,陶军辉的作品也曾入选台州内的一些画展,不过,他在自己的艺术年表中列的第一件作品,则是年5月获得浙江省新世纪水彩画大展铜奖的水彩画作品《听海》,这一次大展没有金奖,只有银奖、铜奖,所以,能获得铜奖也是非常难得的,当时,郑士龙老师来电告知获奖消息时,他也非常意外。因为这幅画的获奖,陶军辉说自己从此“在绘画里陷得更深,同时也更痴迷于对大海的描绘。为了更好地表现海,也为了积累更多海的素材,我购置相机,学习摄影,温岭海边一路西行,龙门、松门、石塘、箬山、城南、坞根是我经常拍摄的地方。从此摄影走进了我的生活,我经常用相机记录心中的大海。”想描绘的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海中国画创作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水彩画创作也离不开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陶军辉在一篇创作中谈到了为何对海洋题材情有独钟,他写道:“渔港船泊、瓷坠铁锚、织网捕鱼。我想描绘的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我更想表达的是那种向海而生的淳朴与厚实,以梦为舸的无畏与坚守。讨海人质朴憨厚,生活艰辛但心境乐观坦然。用作品去表达隐喻在他们身上极其珍贵的品质:真实淳朴,勤劳善良。岁月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我能感受到平平凡凡真真切切的人生,我喜欢这种真实。”《渔村影像·海的编织》年,他创作的油画作品《海的编织》入选台州市年度美展并获十佳美术作品。年,温岭市文化馆毛孝弢老师主编的《温岭历代书画作品集》出版,这本书收录了从明代民间画师周世隆画的《太平抗倭图》开始到如今各个时期的温岭代表性书画作品,最后一幅作品就是陶军辉的这一件《海的编织》,陶军辉也是当时集子中最年轻的作者。许多人也通过这张画认识了他,知道有个叫陶军辉的人,爱画海。转型人物画创作频频入展获奖在年前,陶军辉的油画、水彩画作品基本上是静物画,之后,也有部分人物画,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陶军辉说,是由于年陪同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刘健老师到石塘镇写生创作,刘健曾经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曾带学生到过石塘写生。年那一次,他本来与人在雁荡山写生创作,自己一个人抽身出来到石塘,郑士龙老师叫陶军辉给刘老师开车并陪同写生,在两天的时间里,陶军辉近距离接触刘健老师,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之前从不画人物的他,也尝试着画起了人物。多年来,在温岭海边采风时,陶军辉拍摄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在后来的人物画创作过程中,都派上了用场。他回忆说:“在石塘镇杨柳坑拍人物,夏天的时候,织网的妇女戴着帽子,不露脸,且有些人一开始不愿意被拍,觉得不好看,让我去街上拍,我就与她们闲聊,聊了一段家常后,她们也就会让你拍了。等她们站起来换个角度,我抓拍了一些镜头。我每次去,都不是拍了几张照片就走,而是一般待一个小时左右。这样,就积累了不少照片。”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的《筑梦·逐梦》画的就是杨柳坑修补渔网的渔家女,当然,在入画时,陶军辉将不同的素材集中在一张画面上,因为大幅的水彩画特别难画,他就将它画成三联网,由三张小画组成。之后,他的人物画作品频频在地、省、全国性展览中入选或获奖。年12月,水粉画作品《梦的编织》入选第二届全国水粉画大展。画海就要画出海的腥味“通过长期的写生及平时的练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我开始对绘画有所感悟。”陶军辉说,他最喜欢的画种就是水彩画和油画,其中水彩画的特性是不容易修改,技术要求比较高,比如画画时水分的多少、时间的长短都直接影响画的成败。水墨画要做到干湿结合,水墨淋漓,恰到好处。这就需要长期的训练,而画面中那种“水”的效果,有时候不是画出来的,它很难控制,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但是,画者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绘画训练,光凭运气是画不出这种感觉的,所以,偶然中也有必然。新河小学现有四位美术老师和一位专职书法老师,陶军辉每周有16节课,再加上每周一节课的兴趣小组培训,有时候还要辅导学生比赛,平时较忙。他平时画画,用温岭话说,也只能是“捉闲捉息”(抽空)画,在上午第一节、第二节课不上课的时间画,或早上提前一点时间到校画,或午饭后再画,或晚上到校再画。作为一个主要以海为题材的画家,陶军辉说,他想继续把海画下去。接下来,他要画系列的海边人物,织网、讨海……还有码头系列,如夜里渔船归港的场景,总之,不但要画出眼中的海,还要画出心中的海。“我想,画海就要画出海的腥味,把一种厚重与沧桑的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大海留给我的不只是记忆,更是一种融入画作中的情感!”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艺术之旅的感悟:“与绘画同行的日子是一种孤独的旅行,在旅途中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与鼓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海腥味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