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晓晨通讯员孔扬俞布
站在高台上俯瞰宁波舟山港,一层层色泽鲜明的集装箱整齐排列,稍远处川流不息的货船犁开海面。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期间就曾面向这一场景驻足凝望。
浙江,中国外贸经济的窗口、民营经济的重镇。如今,这名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蛰伏的“善跑者”正筋骨舒展、跨步向前。气象部门以“助推手”的姿态投身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三服务”中,发挥部门优势,以气象力量消除和疏通生产运营中的痛点、堵点,全力为企业为民众解困纾难。
力保交通动脉划出“安全黄线”
3月21日,宁波上空响起年第一声春雷。这声春雷既是万物复苏的信号,又是强对流天气来临的征兆,给正在争分夺秒复工复产的宁波舟山港带来重大考验。
所幸,强对流的移动和发展没有躲过覆盖港口核心区和重要航道的高影响天气观测站网,也没能偏离港口精细化网格预报系统的分析和研判。当天15时前后,港口值班室的短信和业务平台便收到了气象部门关于强对流动态和防范建议的重要天气专报。
早发现、早通气、早预警、早联动的气象服务机制为港口物流调度和安全措施部署争取了时间,而灾前、灾中、灾后全流程跟踪加密服务更为此赢得了主动。从上游地区出现强回波,到强对流天气结束,气象部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