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6日,作为新丝路故事汇·柯桥论坛的平行分论坛,“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与民心相通”论坛在柯桥举行,数十位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媒体负责人、传播学者参会。以下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金波的发言——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媒体架起丝路联通梦想的桥梁,有利于加深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理解,促进相关各方开创合作新格局。
浙江是丝绸的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年,“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以“中国”命名的轻纺专业市场。30年来,从摇着船橹的“水上布市”,到大胆开辟“马路市场”,再到建设“国际纺都”,柯桥纺织业发生了蝶变。
如今,柯桥更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加快发展,可谓是“布满天下”。柯桥的纺织企业早已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有的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更符合当地文化的图形图案;有的抱团举办纺织面料展;有的龙头企业还通过境外商标注册、兼并收购和境外加工等多种形式,在沿线国家扎根发展。
这些事迹,对于媒体来说,都是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增进民心相通的富矿。所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媒体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
我们要发挥“窗口”作用,捕捉生动瞬间,讲好丝路故事。作为浙江的媒体,我们聚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浙江味”上做文章,挖掘了一批好故事,比如从义乌开出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在宁波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埃及当地的钱币上刻着浙江企业参与建设的光伏项目……通过浙江故事的“窗口”,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成效与广阔前景。我们相信,通过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我们必能在交流互鉴中增进互信,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民心相通同心圆。
我们要发挥阵地作用,传承丝路精神,传播昂扬能量。浙江日报海外版已经开办20余年,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欧洲时报、中希时报、非洲时报等华文媒体开展合作,每周推出“今日浙江”专版,讲述好“一带一路”上的传统友谊故事,叙述好“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发生的事实,努力让媒体间的交流与经贸往来、生态治理、科技交流等一道,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生动缩影。
我们要发挥纽带作用,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了解互信。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之际,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传递深化交流、扩大共识的“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正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和内容形态,开设“Xizi(西子)”推特账号,进行英语传播,与驻外使馆积极互动,最高月流量超过万;推出的《我在,我看·老外眼里的浙江》中英文短视频栏目已有20多集,通过“一带一路”海外媒体进行全媒体传播。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我们愿与在座的各位媒体同行一起认真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齐心协力,各展所长,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