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道新能源(衢州)有限公司出口至海外的30箱光伏组件经检疫合格后快速放行。该公司已成为国内N型电池及组件领域的新龙头。今年以来,公司订单多、数量大,上半年出口产值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
一道新能源的出口飘红,是衢州近段时间整体外贸形势的缩影。据统计,1-8月,衢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亿元,较年同期(下同)增长28.8%。其中,出口.8亿元,增长38.1%;进口.5亿元,增长13.3%。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平均10.0、16.5和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位于衢州智造新城的一道新能源(衢州)有限公司
拓市场、疏堵点
推出稳外贸一揽子*策措施
走进位于衢州常山县的捷姆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机器声隆隆,工人却寥寥无几。公司财务总监王小军告诉记者,这两年,企业花大力气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原先一条流水线需要6人,现在只需1人。“从年开始到今年,我们总共投了将近万元实施技术改造,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王小军说。
得益于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进行了深度合作,让企业出口实现了逆势上扬。1-7月,捷姆轴承出口额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四成以上。
无独有偶,衢州格劳威服装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防护服、反光服、劳保服装及口罩的外贸加工型企业。今年,企业投资多万元,扩建了厂房,购买了新设备,全方位多渠道开拓国外市场。“主要是阿里巴巴推广,把国外的客户吸引过来,所以今年的量就往上走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娟介绍,今年前7个月,格劳威服装实现出口额万元,同比增长了近三成。随着新厂房、新设备全部到位,预计全年增幅将超四成。
稳外贸,既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也跟*府的助力密不可分。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衢州先后出台培育外贸新增长点、促进进口贸易创新发展、更好承接自贸协定*策红利、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等专项*策,从跨周期调节、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助力外贸企业顶压前行,自我求新,为推动衢州外贸保稳提质提供动力。
浙江华康药业产品出口一般要经过中间货物代理,今年上半年在衢州市商务局帮助下,企业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直接对接,通过多家外贸企业“抱团议价”,有效降低了国际物流成本。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年出口草甘膦水剂到南美、北美、东南亚等地,为帮助企业纾困,*府增加留抵退税,共退税多万元。
为稳住外贸出口订单,衢州市还鼓励企业采用线上洽谈、线下“代参展”等新模式开拓新市场,出台代参展扶持*策。联合金融机构开展“衢贸贷”扩面提质行动,推广应用外贸融资模式,满足外贸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全覆盖走访衢州全市强进出口重点外贸企业、紧盯进出口下降头部企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协调解决、交办落实企业难题。
抓工业、促发展
着力培育六大特色产业链
随着稳外贸一揽子*策措施的落地见效,衢州市外贸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作为衢州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今年1-8月,衢州智造新城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亿元,同比增长27%,占衢州全市的63.4%。
衢州智造新城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冲击,智造新城积极落实衢州市一系列稳外贸举措,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相关*策,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助推外贸企业加快发展。
在位于衢州智造新城的浙江夏王纸业有限公司仓库外,前来提货的车辆络绎不绝,一捆捆装饰原纸捆扎牢固,就将运往港口,通过海运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市场。该公司国外销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虽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畅等影响,但企业的生产仍然是马不停蹄,今年前八个月的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三成以上。
“能实现外贸出口的逆势增长,离不开衢州智造新城管委会和相关市级部门的主动服务。”该负责人表示,管委会工作人员悉心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稳外资系列*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抓住国外订单,助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今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五次*代会上明确提出“支持衢州创新省际合作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当前,衢州正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要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必须牢牢把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路径,必须义无反顾地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和产业创新。”衢州市*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整体外贸形势向好,还得益于衢州全产业链体系的构建。目前,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标志性产业链,当地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化学材料和锂电材料基地。
近年来,衢州系统推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链延补强”等十个专项行动,举全市之力抓工业促发展,工业发展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也围绕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建立了产业链研究和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一链一服务团”。随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断推进,年衢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六大特色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为亿元,约占衢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