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智圣新创一库一表样板工程在浙江农林大
TUhjnbcbe - 2023/7/6 19:46:00
北京痤疮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建设“一库一表”工程的思想源自于“师生的时间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这一治校理念。这项工程从提出伊始就将“竭尽所能节省师生的每一分钟时间”和“从根本上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作为其“初心”和“使命”。“一库一表”工程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农林的具体实践,也是高水平推进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浙农林探索。

年1月3日,学校“一库一表”工程正式启用,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学校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出了智慧农林APP、线上线下办事大厅、“一张表”填报平台等深受师生欢迎的服务。工程建设成果获得了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推介。“一库一表”工程获得了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年IT运维十大样板工程”。

“一库一表”构建智慧服务校园

“一库”是指构建覆盖全校师生信息和资产信息的中心数据库,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准确、可更新、可拓展的“数字档案馆”;“一表”是指通过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数据互通与共享,避免表单信息的重复填写,最终实现师生一年只填“一张表”。该工程以数据整合、资源共享为核心,是提升学校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重要举措。随着主题教育不断深入,浙江农林大学根据征集到的师生意见建议,主动回应师生诉求,进一步加强“一库一表”工程的建设步伐,并将更多的事项搬到了“一库一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一库一表”工程建设成果

学校多数据库、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中心存在数据偏差?

浙江农林大学建设校务“一朵云”,聚合各部门50多个信息系统,打通信息孤岛;构建数据共享模型,按照角色,分配数据访问和管理权限,确保同视角同信息;建立“部门-学院-个人”三级协同的数据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构建“界线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服务高效”的行*体系。

流程复杂,办事效率低?

一库一表集成网上办事大厅,浙江农林大学梳理、简化、再造流程项,推出大型活动审批、网络报修、掌上后勤等与师生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个高频公共服务事项;为师生提供“点对点”“键对键”的网络化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

1、新生报到过程中,采用刷脸报到,实现全程网络办理,从原来的人均用时5分钟,到现在的人均用时5秒钟,效率提升了约60倍。

2、毕业生离校、新进员工报到等流程中,省去了繁琐的人工盖章审批,直接在系统中提交申请进行审核即可。

反复填表,数据不准,消磨师生耐心?

一库一表在中心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每位师生自己维护的基础信息,生成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习工作成绩等数据的“一张表”,按照各学院(部)、各部门填报的要求,系统能够从“一张表”中提取对应的内容自动填入表格。

在面向广大师生的奖学金申请、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度考核等流程中,实现一次填报,多次复用,确认为主,填报为辅。

学校应用系统多,操作繁杂?

按照“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的思路,浙江农林大学构建综合应用门户,建成“智慧浙农林”APP,目前已开发上线师生密切相关的个小应用,师生用统一身份认证即可登录办理各类事项,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规范,优质”的掌上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浙农林上线每日一报、校园通行码功能,师生在系统中进行每日健康填报,并使用校园通行码在校园中通行。应用后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严格进行疫情防控。

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基础平台建设部门压力大?

业务部门参与度较低,没有针对业务提供分类服务,所有服务均由信息中心产出,导致所有的业务问题全部归结于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作为基础平台建设部门,每天要面对大量由于业务数据问题而带来的维护工作与投诉建议。

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全民监督数据情况,将师生通过个人服务产生的个人数据去评判业务数据准确性,对各部门数据质量进行排行,倒逼业务部门改善业务数据,提升数据质量,让“一库一表”真正意义上体现价值,相辅相成。

我公司携手浙江农林大学共同推进的“一库一表”工程建设,将全面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校师生创造高效优质、便捷暖心的办事体验,提升师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师生节约每一秒时间,为学校高水平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圣新创一库一表样板工程在浙江农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