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芹江之畔,忆峥嵘往事浙江日报 [复制链接]

1#

-11-:02

衢州新闻网

郭永星(右二)一行在开化追寻父辈足迹

讲述:郭永星

“如果说,在我们有生之年,能有幸成为那些革命先烈和南下干部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面行走的碑石,那么,讲述他们的功劳,继承他们的遗志,是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且十分愿意做的一件事。”——本文作者郭永星为衢州市委保密委员会原副主任、市保密局局长。最近,他和赵学军、薜玉元等几个生在北方,却从小吃着开化粮、喝着芹江水、沐浴着新生共和国的和煦阳光一起长大的“发小”,相约来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开化,缅怀先烈业绩,追忆父辈足迹,感恩开化人民的深情厚谊。

一边怀想着曾在开化浴血奋斗一生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南下干部,一边体验着开化“生态立县,特色立县”、“一江清水出开化”的远见卓识所结出的丰硕成果,郭永星一行深有感触,他们说,仿佛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开化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

拂去岁月的尘沙,缅怀那段峥嵘岁月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南下干部南下至今,已经快70年了。拂去岁月的尘沙,我们依然为父辈们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勇气所震撼,依旧能触摸到他们意气风发、改天换地的心跳和脉动。如今,不少当年风华正茂、英姿勃发的南下干部已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即便是目前还健在的,也正在衰老、沉默、消隐,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忘记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年底,我们的父辈和河北、山东、山西数以万计的**干部一样,响应毛泽东同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英雄气概,冒着未散尽的硝烟,抛家舍业,别妻离子,紧随山东省渤海区三支队一大队,日夜兼程多公里,历时5个月,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开化县,为建立、巩固新生*权,为剿匪、土改,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做出了无以替代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此以后,“南下干部”这个特殊的称谓,就伴随了他们大半辈子。

我们几个“发小”,都一样生在北方,却由南方的水土养育大。来到南方,我们都是才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在年幼无知的孩提时代随父母来到南方,从此以后,也就成了中国大地上一个崭新的族群——“南下干部子弟”。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们这些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南下干部子弟,当年虽然少不更事,但父辈们初到开化的情景,至今仍依稀朦胧地记得些许。解放初期,共和国困难重重,百废待兴,开化的阶级斗争形势异常尖锐、复杂。剿匪、土改任务十分繁重,父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成天不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下乡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壮大革命力量,就是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开会研究,布置如何反击、粉碎国民*反动派和土匪、恶霸的反攻倒算卷土重来,以及扼杀新生*权的痴心妄想。

那时,我有时一个月甚至小半年都难见到父亲的身影。虽然他在家的时间很少、很短,但只要他在家有空,便会不失时机地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要和贫下中农的孩子搞好团结,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有时候,父亲也会讲一些往事。解放前,开化人民饱受“三座大山”压迫和血吸虫病的危害,贫病交加,过着“爬山当棉袄,过河当洗澡,辣椒当油炒,地瓜干当蜜枣”的悲惨生活。这时,父亲会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我们之所以南下到南方来,就是为了让开化人民翻身解放,生活过得更好。”他教育我们,要了解人民的疾苦,要懂得饮水思源,不要忘本。

对于我们几个“发小”来说,平时,父辈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逢年过节,也常常聚在一起。这时候,父辈们最感到自豪、最爱回忆的,就是当年他们渡江南下时,万船齐发,在敌人枪林弹雨之下,如何躲过敌机的狂轰滥炸,以及与火烧马金办事处、攻打开化县城的“国民*反共救国军”和土匪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因为当时我们年纪小,胆子小,每当讲到土匪的凶残,我们就惊恐万状,吓得不敢吱声,甚至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尤其是当说到我们的东光老乡、南下干部、马金办事处警卫连的连长高万杰,粮食股长高广李等十多位同志,被淮海战役中我军俘虏的国民*兵叛变后反戈枪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我们既害怕,又对残暴的土匪充满了仇恨。

一生的传奇,永远被铭记在后代的心里

记得南下时,我的父亲郭雨辰任开化县城关区区委书记。官并不大,但是,也许和父辈们从来就淡泊名利的性格有关,好像他们并不在乎什么官大官小。上世纪50年代末期调整工资级别待遇,按照相关规定和条件,父亲可以再升一级工资,而他却说:“我够了,还是让给那些比我工资、级别低的同志吧!”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南下的往事和南下干部那些惊天地泣*神的业绩将不再被人提起,“南下干部”这一特殊的称谓亦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不过,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被称为“南下干部”的那群人,永远不会忘记当年他们义无反顾地漂泊万里,励精图治,夙兴夜寐,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和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都洒在了开化这片炽热的大地上。

事实也是如此。勤劳、朴实、感恩的开化人民,从没有忘记曾经为他们的翻身解放、为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和南下干部。早在年和年,开化县人民*府就为长眠在开化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先烈建立了革命烈士墓、碑。墓、碑建立在风景秀丽的马金霞山村和开化城关的花山玉屏公园。现在,这两处已成了开化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清明、冬至或“七一”前夕,都有许多学生和机关工作人员,到烈士碑、墓前缅怀先烈,开展纪念活动。

愿南下干部的历史功勋,永远融汇在共和国那部金色的史册上;愿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一生的传奇经历,忘我的革命精神,永远被铭记在子孙后代的心里。也祝愿开化的山水越来越美,开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原标题《讲述:芹江之畔,忆峥嵘往事》,原作者郭永星。编辑于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