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日报社砥砺四力的生动案例三代新闻 [复制链接]

1#

年4月15日,在“同走新闻路”报道启动仪式上,浙江日报原摄影记者徐永辉向参加同走的记者和浙大学生,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魏志阳摄

告别年已近月余,有些场景却依然挥之不去:

连日阴雨,瓜田到处积水。年轻记者有点犹豫,这时,90岁老前辈徐永辉指指几十米开外的大棚:“走,跟我来,杨辉军就住在那里。”有前辈引路,年轻人不敢懈怠,立即放下顾忌,赶紧跟了过去;

海盐衬衫总厂的旧址前,85岁的浙江日报原总编辑江坪回忆起36年前来此采访步鑫生,撰写报告文学《企业家的歌》的情形。听到采访长达半个月、和采访对象聊至凌晨2时等细节,同行的年轻记者和浙大学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些场景都来自“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的采访现场。这组报道是浙江日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的:以浙报70年来的部分佳作为索引,老中青三代新闻人重返现场,记录巨变,赋能未来。报道获得群众点赞,也收获行业肯定,中记协融合报道十大创新案例的大红证书入袋不久,日前又入选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

“三代同行,增强‘四力’,同走新闻路”,报道背后有着怎样的编辑部故事?

参加“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报道的老中青三代新闻人代表在浙报传媒大楼内合影。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魏志阳倪雁强摄

一本旧书点亮的灵感

新年的阳光斜射入窗,落在案头一本旧书上。这是新华社记者李普的作品集,包括那篇入选语文课本的《开国大典》。旧*的封面,朴素的书名,把我们拉回到那段时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媒体人锤炼“四力”之年,全国同题作文,我们如何“独特”?在浙报编委会领导下,年一开年,全媒体编辑中心的创意“小马达”便开工了,偶得的这本旧书点亮了“同走新闻路”最初的灵感。70年,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很多重要的阶段,都有许多类似《开国大典》的新闻名篇佳作。受此启发,“同走新闻路”策划方案逐渐清晰:以15篇浙报佳作为索引,佳作作者重返现场,联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同行,准备在年5月初推出。

创意是好的,困难也显而易见。全媒体报道,文字、图片、视频都需要;横跨70年,不少老记者年纪大了,新闻学子课业在身,一些采访还得出省,采访、协调、保障非常不易。这个策划实属“人力密集型”的复杂工程。不断的优化完善,在浙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栏目编辑部那近10个策划修改版本中可见一斑。

“做吗?”“做。”这是年3月某日编辑部会议上的问答。因为精品需要投入,而恰恰因为难度大,被模仿的几率小,这是主流媒体可以有的优势。

一张照片引出的感动

斜斜的山路上,7个人各拄着一根木棍往下走。路太泥泞了,走在最前面的老记者俞佳友转身拉一下后面的同伴。这张照片,拍摄于“同走新闻路”寻访当年红军在丽水门阵村的练兵场途中。看到它时,编辑们很雀跃,脱口而出:“这不就是践行‘四力’的好画面吗?”

这次“同走新闻路”采访中,记者俞佳友(右一)带队跋涉,探访当年红军在门阵村的练兵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杨晓轩李翔摄

万向集团会议厅,满头白发的九旬老记者周守瑾推门而入。回忆起35年前那次采访,细到对话中的每个提问,他都如数家珍……一旁的年轻新闻人听得眼眶湿润。

上海浦东展览馆,老记者周少华抬头细观浦东新变。全媒体时代,怎样成为一名好记者?他和年轻新闻人分享心中的答案。

凌晨2时,栏目编辑部办公室,三四个编辑还在紧张地工作。“同走新闻路”15个跨版,标配亲历式主稿、老记者感言、大学生手记、专家点评、图片、佳作回眸和视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