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赞乐清又上浙江日报,因为一辆深夜巴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13.html
编者按10月10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慈溪市首个“工业创新综合体”项目——掌起万洋众创城。万洋众创城以其独特的模式,有效解决小城镇环境整治、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问题,慈溪市*府和万洋集团签约合作,投资亿建设20余个创新综合体,也成为当前各地制造业中小企业高质发展的典型案例。

报道全文报

浙江日报讯(记者裴建林应磊沈晶晶市委报道组卢萌卿)

金秋时节,在慈溪市掌起镇,该市首个“工业创新综合体”项目——万洋众创城智慧园区正在火热建设中。民营经济发达的慈溪,计划投资亿元在全市布局建设20余个这样的综合体,使之成为当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慈溪现有工业类市场主体5.4万余家,其中小微企业占近98%,但不少是散布于各城镇的“低散乱”企业。这些企业在给慈溪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土地资源浪费、安全生产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

去年以来,慈溪通过建立专业产业园、工业地产等模式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小微企业抱团转型、推进“工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奠定了基础。慈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掌起镇通过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方式,整合出亩土地建设综合体,其他各镇、街道也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推进综合体建设,“未来三年,这些产业特色明显、功能配套齐全、服务管理规范的‘工业社区’将覆盖慈溪全域,并做到一镇一‘体’。”

“工业创新综合体”为慈溪小微企业告别“低散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出一剂良方。这类综合体由多层标准化、智能化厂房构成,集中建设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制约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比如信息化程度低、财务管理混乱、后勤保障缺位。针对这些痛点,综合体为入驻企业提供云平台、大数据、集中仓储、统一物流、公共技术开发、企业后勤服务等资源共享平台。”“工业创新综合体”运营方、慈溪万洋众创城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秉宇说。

正在建设中的掌起镇万洋众创城智慧园区,已有百余家当地小微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入园“刷脸”打卡,园区生活娱乐一卡通行,企业用电智能检测……诸多新体验让慈溪市掌起安亿五金配件厂负责人史科杰动了心,前些日子他在这里买下平方米厂房。“我们只是个二三十人的小厂,入驻综合体后,污水接入园区统一处理池,噪音污染也得到解决。”史科杰对记者说,根据之前的测算,生产能耗将下降20%左右,而且企业的财务、后勤、保卫等事务可以交由运营方统一专业化管理,能省下20多万元。不算人力成本,企业全年日常运营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一。

延伸阅读

万洋众创城模式探索小微园开发新途径

万洋众创城模式是万洋集团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关于制造业中小企业集聚平台运营服务模式,其核心内容被概括成十六个字: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按照这一模式,万洋在各地打造的万洋众创城,都是集制造研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产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制造业集聚平台,为小微园的建设开发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

慈溪万洋众创城智慧园区百亿项目签约落地

9月7日,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智博会开幕。本次智博会总共签约项目34个,其中,慈溪万洋众创城智慧园区签约项目总投资约亿元,在投资规模上独占鳌头。

慈溪市*府与慈溪万洋众创城签约落地的智慧园区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立足慈溪市的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以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入园集聚”为有效路径,以慈溪市各镇(街道)为依托,按照各镇(街道)产业特色,一镇一平台,统一规划设计,分期建设,建成集智造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产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台。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亿元人民币,总用地约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工业产值超亿,年综合税收10亿元,可容纳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万洋集团与水艺控股集团环保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为有效解决园区排污环保困难,深化环境综合治理,万洋集团与知名水处理专业集团——水艺控股集团合资成立宁波水艺万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宁波掌起万洋众创城提供水处理等一系列服务。

该环保项目建成投运后,不仅能一次性有效解决“排污难、排污贵”的环保难题,使得入园企业日后生产无忧、生存无忧,而且万洋园区将成为掌起镇当地*府一揽子解决共性排污、环保隐患的最佳疏导平台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治皮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为开放强省目标贡献舟山力量

——访舟山市委书记俞东来

“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宁波舟山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省*代会报告中提到的一个个关键词,令舟山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舟山如何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省*代会精神?日前,舟山市委书记俞东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舟山要为开放强省贡献力量。”俞东来说,舟山的发展要靠开放,舟山是一个海岛城市,不开放没有出路,只有大开放才能带来大发展。舟山在对外开放中,要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求得突破。一是打造开放大平台。舟山有很多国家级战略,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是探索做好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这篇文章,还有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主要是利用海港优势做好江海联运这一文章,成为我省“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位置。二是要利用自贸区优势大力引进外资。自贸区挂牌以后,世界上很多大的石油公司、贸易商、经销商、生产商跟舟山有了很多接触。舟山最近正在进一步谋划推进,使引进外资更上一个台阶。三是要大力发展远洋渔业。舟山拥有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船队和远洋渔业的捕捞量,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四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舟山地理位置的特性,决定了舟山北要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大都市的发展,依托上海“建设四个中心”这一方略来带动舟山的发展。作为宁波都市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城市,舟山也要与宁波加强协同发展。

俞东来告诉记者,舟山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舟山最大的优势是海洋,拥有公里的深水岸线,非常适合发展深水良港。要加快港口开发,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舟山美丽的海景。二是要把国家战略的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带动舟山发展。目前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在舟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带动舟山发展。三是要狠抓大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工程,以项目促发展,使舟山经济未来5年能够翻番。四是要大力推动修造船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领域上加快打造、培育经济增长新的动力。五是陆港、空港、海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大力推进综合交通建设,为舟山大发展、大开放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谈到舟山未来5年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时,俞东来用两句话作了概括:一是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二是建设海上花园城市。“我希望未来5年,能够向这个目标大踏步地前进,取得很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宁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dgoran.org/fengshang/chaoliu/1294.html

深夜10时,黑黢黢的国道上,

一辆载满乘客的夜间公交敞亮着,

长达42公里的公交线路上,

每晚12辆公交车为“夜归人”护航。

重点

这是乐清夜间公交车,在实地走访前,记者和大多数人一样难以想象,从城区通往山区乡镇真的需要加开夜间巴士吗?会不会是所谓的为“便民”而开出的幽灵公交。6月底到7月初,记者多次实地走访,用“一座难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7月2日,《浙江日报》用心用情“三服务”栏目刊登《一辆深夜巴士,守护你的回家路》,点赞乐清实现中心镇夜间公交全覆盖,让“夜归人”们的回家路,变得从容而温暖。浙报为何要点赞这趟夜间公交,乐清交运又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公交便民”?

6月25日,乐清公交总站,瓢泼大雨。19时10分,距离乐清-大荆夜班路车发车还有20分钟,车内已经陆续来了四五位乘客。与记者同行的乐清公交公司董事长李建春有些担心采访的效果,为难地说:“今天雨太大,怕是乘客会比平时少。”然而,在记者与乘客、驾驶员闲聊等候间,从始发站出发的车子已经载满了乘客。两三站路下来,车厢里就像插筷子似的,站满了人,一些乘客就开始抱怨。李建春又一次面露难色,他说:“因为这趟公交线路里程太长,这趟巴士的车厢经过定制,特意把原本站立的区域改成了座位,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其实在采访过程中,像这样按照市民出行需求做出定制调整的动作,乐清交运集团还做了很多。“公交进农村,票价惠农民。”乐清交运集团*委书记孔宁举用两句话来概括。就在一年前,乐清城乡公交还处在公私合营的阶段。未破解公交经营主体多小散,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当地部门确定改造主体,成立乐清公交公司,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明确公交公益属性,组建特别工作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与个个体户运营主体逐个交谈,最终实现公交国有化改造。并于当前实现乡村公路2公里内公交到达圈,乡村到中心镇只需换乘一次,末端乡村到乐清城区换乘不超过2次的“公交便民”工作。

出门先开手机APP,看看自己要坐的那班车距离本站还有几站路。这已经成为许多乐清公交常客的习惯。今年,乐清公交计划将电子站牌从城区向国道延伸,在便民的同时,通过大数据收集应用,强化公交造血功能,今后还将推出大数据实时调度、定制公交、定制通勤及定制旅游等多项个性化业务,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公交带来的便民服务。

以下为7月2日,《浙江日报》用心用情“三服务”栏目刊登的《一辆深夜巴士,守护你的回家路》原文:

“路上比较湿滑,要慢点开,今天估计会晚点到家。”7月2日,乐清公交总站,雨下得很大,路夜班公交车驾驶员杨祥法像往常一样,在发车前跟老婆报了个平安。挂了电话,他发动汽车,向着大荆镇出发。此时,车上的电子钟显示的时间是21时30分。这是当天最后一趟路夜班公交车,然而,车厢里,乘客们依然坐得满满当当。

年10月1日,乐清开通了这趟从乐清城区至大荆镇的夜间巴士,而这趟夜间巴士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从乐清到大荆沿途的“夜归人”。

公交车行驶在寂静的国道上,窗外虽然黑黢黢的,但车厢里逐渐地热闹起来。每天乘坐这趟公交车的乘客相对固定,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熟人。

“今天又加班到了这个点,还好末班车发车晚。”西门岛村村民郑昌周先开了腔,“之前都不敢接乐清的装修项目,下午5点前不收工,就得打车回家,一天赚的钱还不够本的。”

“夜班车好归好,可你看这满车的人啊,如果班次再密些,位置再多些就好咯。”在乐清做小买卖的大荆人老刘突然感叹道。一车人,甭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听了他的话都跟着笑了起来,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真是不知道满足。”

虽是玩笑话,却也道出了这群“夜归人”的心声。乐清城区距离大荆镇有42公里。过去,两地之间18时后就没了公交车,居民往来十分不便。年以来,乐清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并于当年6月收回了乐清至大荆的路公交主干线经营权。基于往返乐清大荆两地的群众需求量大,公交公司又新增了路夜班公交车,每天从18时10分至21时30分,运行6趟对开公交,专门解决“夜归人”的出行难题。同时运行的5条夜间公交线路,实现了乐清中心镇夜间公交车全覆盖,而2元至5元的票价,也大大降低了乘客们的出行成本。

夜间公交车的开通,让回家路不再难,更让人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家住雁荡的金红夫妇接着大家的话茬说:“我儿子在乐清城里上班,过去,我们想陪儿子吃顿饭,他加个班堵个车,稍晚点到家,一顿团圆饭就‘*’了,现在每天吃完饭还能拉会儿家常再回家。这样的车真是越多越好呀!”

深夜22时45分,杨祥法驾驶着末班车抵达终点站,目送最后一批乘客下车。一辆深夜巴士,让“夜归人”们的回家路,变得从容而温暖。

地形狭长且山区多的乐清,已于去年底完成公交国有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如今,公交线路已增加至条,山区村村通巴士,基本实现全市建制村全覆盖,客流量从过去的5.5万次/天增至15.1万次/天。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周琳子市委报道组杨王展

推荐阅读

乐清2名高中生火了!他们做了这件事,人人点赞

今年首个台风或于今晚杀到?!乐清接下来天气……

乐清街头感人一幕!老人自“划”轮椅艰难倒行,幸亏车流中遇上了他们……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