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日报》2版报道了我市“*建+金融”助农增收的好做法,全文如下:
离家不过百米远,每夜守在田间,周增兴已经半年没回家睡觉了。这样的日子,说起来却满是盼头——12亩池塘龙虾,悉心饲养半年多,如今已有收获!近日,记者来到兰溪市柏社乡下蒋坞村羊干头自然村,跟着周增兴一起下塘抓龙虾。
荒地焕发新生机
从马墩线拐入进村道路,周增兴家两层半的小楼就建在路旁。凌晨4时,周增兴就已经起床忙活了,早早等候在路旁的他,指着路一侧树林后的一片地说:“池塘在那里面,我们去看看。”
瘦削的周增兴走上田埂小路,步伐轻快,记者赶紧大步跟上。左转右拐两三分钟后,便看到一片围栏里的几方水塘。塘边有一间活动板房,周增兴每晚就睡在这里,守着小龙虾。
“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多,这些地荒了10多年了。村干部很支持,帮忙协调,每亩地每年元,租了20年。”周增兴今年55岁,此前夫妻俩也都在外打工,目前妻子仍在外从事家*服务。
年造房子、装修,花了不少钱;年遭遇车祸,颅骨破裂住院,在家休息了很久……周增兴回想过去说,年纪大了,在外打工不稳定,想想还是回家好。年,他曾在萧山一家企业养过虾蟹、甲鱼等,说起来也算有点经验,于是去年9月回家后就开始筹备养殖小龙虾。
年过半百,回家创业,算一算投入,要花的钱可不少。除租金外,虾苗8万多元、池塘改造2万多元,还有各种设备、饲料等,大笔投入让周增兴犯了难。村委会主任宋土华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