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可能上了个假一本深度解读20 [复制链接]

1#

7月23日,河南省本科一批补录工作开始,这意味着年一本招生工作已接近尾声。

年,全国高考人数约为万人,其中河南省有近98万人参考,占比10%左右,到了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万人大关,而河南省报名人数也一举突破百万,领先第二名的广东省26万人左右。虽然,这个数据有各种统计口径的误差,但我们权且听之信之。

众所周知,河南省因为考生人数多、省内/高校资源极度匮乏,所以历年来都被戏称为“高考地狱模式”,那么这种情况在今年是否有所改善呢?

分上一本?

河南一本线只是“看起来很美”

说起全国高考难度榜,前三名中总会有河南省的名字,都说河南学生考大学难,那么难在哪里呢?

从全国各省一本录取率来看,河南省地狱模式确实名副其实。

年河南省考生超过百万,一本上线人数人,一本上线率约为12.54%,在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市中排名倒数第6,与年12.46%的一本上线率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但这只是上线率,上线不代表录取,这意味着,要有5万左右的河南考生,虽然分数过了一本线,但并不能被一本院校录取。

可以看到,在江西、湖南等10个采用全国Ⅰ卷省份中,河南省文科一本线为分,是10省中最低的,而理科一本线分,也只是和河北省并列第5。

这么看来,在河南考过一本线相对来说不难容易,那么只要考过一本线就真的可以进入一所一本高校了吗?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今年河南一本上线人数人,而全省一本高校招生计划(含特殊类型招生)约为00人左右,所以说,河南考生“分左右上一本”的愿望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一本录取率提升

一本高校也可能是“假”一本

河南高考难,不只是因为省内考生多,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河南省内知名高校少,本地高校招生优势弱。

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招生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的本地化倾向,所以对于省内/高校资源丰富的考生来说,上名校无疑会更有优势,而河南省在这个方面劣势非常明显:省内无高校,高校也仅有郑大一所,并且连一本高校都相对较少。

不过在近些年,河南省一本录取率却呈渐起之势,究其原因,原因之一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外省高校在河南进行本科一批招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国大半公办高校都在河南省一批次招生,但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机电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都学院、遵义医学院、湖南商学院、海南医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南昌工程学院、赣南医学院等一大批高校,在外省仅是二本或三本,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许多河南省内二本高校,摇身一变,成为一本。

年,河南省内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三所一本高校,而到了年,河南省内高校已达17所,到了年,河南省内一本高校再次扩张为19所。

这19所河南省内一本高校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具体的的招生规模和投档线如下表。

河南省内只有38所公办本科高校,但一半都是一本!要知道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虽然近些年从原本的二本高校升级为一本,但总体科研教学水平、学科建设、基础设施的提升却并不是短期内能大幅提高的。

而且这19所一本高校也仅是在省内进行一批招生,在外省仍多为二本,以河北省为例,仅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8所高校进行本科一批招生。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考的是省内一本,但出省别人不认可是一本,因为这所学校在当地招生是二本。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投了一本的志愿去省外上学,毕业了拿到的是二本毕业证。简单说,我们被某些省内外高校骗了。

而在北京,年仅有郑州大学一所高校是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年北京合并了本科一二批次)。

而正是这些省内一本高校,消化了过半的一本招生计划:年河南省内一本高校计划招生人(含单招),占全部招生计划的55.3%,这也就意味着能考上一本高校的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只能留在省内上学。

所以,虽然扩大外省高校一本招生计划、省内高校二本升一本等等措施,从现实的角度满足了一部分考生“上一本”的愿望,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对于人才分层培养、高等教育水平提升是否能起到积极作用,目前还难下定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